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管理 > 工会 > 正文

改造我们的学习之一:百度时代呼唤自主备课

发布时间:2011-03-14 12:46:43   来源:

 

                  1、百度时代呼唤自主备课
                                                                                                                                   马晓燕   
                                                                                                          (选自教育时报20101229
身处“要寻找一滴水就给你整个海洋”的“百度时代”,教育该怎样坚守她的神圣、智慧和美丽?我认为:“百度时代”呼唤自主备课。
    正如老师们所熟知的,上网搜索查找备课资料本应是件好事,但有些老师自此却不再独立思考应如何设计教学环节,往往对看到的内容“认同的多,批判的少”,加上“先入为主”的负面影响,出现了“看到了就拿来了,拿来了就用到课堂上了”的现象。
        要想做一个“精于教学的能手”,我们需要自主备课。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于漪老师说得好:“经过三篇、五篇、八篇、十篇、几十篇、上百篇教材的独立钻研,我开始尝到了‘庖丁解牛’的滋味,拿到一篇文章,能看出来龙去脉、关键处、重点、作者的意图等。我总觉得别人分析教材写的资料,是别人潜心钻研所得,可以参考,开阔思路,但对于自己来说,总隔了一层,只有经过自己独立钻研所获得的体会才是真切的。拿自己的真切体会来指导学生学习,才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在自主备课方面,创造了中学数学教学神话的孙维刚老师更是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他站在系统的高度上反复钻研琢磨教材,根据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梳理中学数学知识体系,提炼出解数学题的规律。
孙维刚老师的做法我们未必都能学得来,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只有精心自主备课、准确灵活驾驭教材,才能上出高水平的课。否则,仅靠“百度”来的现成东西“如法炮制”,就会出现东拼西凑的“大杂烩”,或是沦为名师、专家的传声筒,照着名师、专家的路子上课却上不出名师、专家上课的效果。慢慢地,我们就会迷失自我,今天学了这个,明天学了那个,别人的东西没学到精髓,自己的优势也没能坚持住。
      “百度时代”提供了这么方便的现代信息高速公路,那么,我们怎样更好地用好网络进行自主备课呢?
         于漪老师提出的“一课三备法”可资借鉴:“一备:不使用任何参考资料,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写好一案;二备:通读大量的教辅资料后,在一案的基础上形成上课教案;三备:课后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形成三案。”
        于老师提出的“一备”就是自主备课,强调的是对教材的自主理解和独立钻研。“二备”就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一些大的教学网站,如人教社网站等都有很多教学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搜索到有用的素材。借助这些资源和素材,我们可以带着自己的思考,用扬弃的态度看待搜索到的资料,通过研究,优化重组这些资料,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三备”强调的是经教学实践检验后的再次自主备课,这是对“二备”形成的教学预案的再次理性思考。这种思考有助于教学技能的有效提升,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在“百度时代”,让我们在自主备课的前提下用好网上资料,借他人之长扬己之长,在吸收别人精华的同时亮出自己的特色。这样的上网搜索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最终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

上一篇:3月9日和3月10日赛课安排
下一篇:改造我们的学习之二:李炳亭谈课改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