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 校内新闻 > 正文

特别报道 济源市实验中学:精细管理促发展

发布时间:2011-01-26 10:21:09   来源:

文章来源 办公室  作者 李培兴

 

全国质量管理示范校、全国2010年度心里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实验学校、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第二届河南教育名片评选提名奖、济源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第一名等27项荣誉的取得,为市实验中学2010年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探寻市实验中学持续发展的原因,得益于该校精细流程管理,强化两支队伍建设,开拓创新,强化特色,《中国报道》《教育时报》《青年导报》《东方今报》《济源日报》、河南教育网等多家媒体分别对该校进行了100多次宣传报道。

打造团结进取的和谐团队,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该校首先从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抓起,出台了领导干部廉洁自率“八项规定”,强调“干部就是旗帜”的理念,提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讲团结、特别讲奉献、特别讲原则”的“实中精神”,并已成为全体实中人的座佑铭、警示语,在工作中有效地实施思想引领、业务引领、行动引领。每个行政会议成员早上7点以前都来到了学校,站在大门口迎接师生的入校,履行领导的职责;晚上值班都能坚守岗位、吃住在校。该校的行政会议成员是一个团结的群体,是一面作风过硬的榜样旗帜。

该校始终牢牢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强调“教孩子三年,替孩子考虑三十年,替国家考虑三百年”,强调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一是以“三名”工程为契机,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龙头,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师德大讨论,开展“学三平精神做三平教师”主题师德演讲比赛。通过实施园丁师德形象工程、青年教师成才工程、等级申报培养工程,对教师实行梯度培养,努力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设立希望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五个梯度培养模式,跟踪进行听评课,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组织课改沙龙,进行观课议课等多措并举为教师搭台子、压担子、指路子,激活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力。二是教师全员参与打造高效课堂。围绕“五环自主”教学模式加强研讨,打造精品课堂、高效课堂,组织高效课堂典型引路、同课异构活动,给每位教师印发《研修 反思 成长》学习材料,组织举行“我的成长故事”课改论坛三是开展班主任论坛和教师说教活动。利用每周四、周五下午第一节进行班主任论坛,给每位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展示班级管理成果的平台,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学习;每周五的教师例会进行教师说教活动,每次由两名教师,或讲述自己的一个教育故事,或畅谈自己的一个教育观点。目前已有200余人次分别参加了论坛和说教,所有教师的讲稿已汇编成册,并上传到校园网站。通过论坛和教师说教,老师养成了反思意识,培养了研究意识,推动了交流意识。学者型、研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愈来愈多。

在去年省市教学技能大赛中,该9名教师分别获得三个学科的前73名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标兵;2名教师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6名教师在省教研室组织的“课改小论文”评选中荣获优秀辅导奖;9名教师在市级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教师发表博文千余篇,交流获奖、发表论文300余篇。

全面加强流程管理,努力创建规范化管理学校

一是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塑造学生特殊品质。该校将每班学生分成每六人一个学习小组,所有教师按比例分到三个年级,教师人人成为学生的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通过《心灵握手》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学生不仅把教师当成良师,更当成生活上的益友,主动的把心里话说给老师听,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更合适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所有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素质测评周周看实施方案,每周学生、教师、小组的综合表现都以等级的形式呈现,冬学段所有导师进行一到两次大家访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全员育人导师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了学生具有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等个性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大全方位立体化管理力度,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该校实行全方位、立体化无盲区管理,行政值班、教师值周、学生值周,共同加强安全、卫生、教学秩序、寝室管理等情况检查;后勤人员对校舍、危房及时排查,消除隐患;政教处制定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三是提升教师工作幸福指数,着力打造温馨舒心家园。该校时刻把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冷暖疾苦当做要事来抓,实行弹性坐班,早读教师和班主任教师上午11:30分可以离校;所有班主任每天在校免费就餐;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工作四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健康理念,在全市率先建设健身房,规定教师只要是上课之外时间,任何时候都可以去健身,缓解了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在每位教师过生日当天,学校特意送去三份礼物:一份是由校长亲手书写的一张“生日祝福卡”,一份是为位过生日的老师送上一束鲜花,一份是为过生日的老师送上一个生日蛋糕。教师们体验到的是家的温暖,收获到的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激发的是无限的爱校敬业的热情;该校还坚持让教师进行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用实际行动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岁末年初精心组织策划新年联欢会,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职工的幸福指数,给老师们创设一引以为豪的工作环境,一个温馨舒心的信服家园。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一是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该校在行政领导和广大党员教师中,开展了以争创“先进五好基层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组织活动制度和考评制度,通过支部承诺、逐步书记承诺、党员教师廉洁从教承诺,推动了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健康的发展。该校的“创先争优”活动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表彰。

二是举行第九届校长助理竞选。校长助理竞选时该校每年一度的常规德育活动,去年3月份开始的第九届“校长助理竞选”历时4个月,经过小组挑选、班级预选、年级预选、学校预选、决赛层层选拔,在619日的决赛舞台上,18位选手经过竞选演讲、才艺展示、现场答辩三关比拼,最终14名选手当选第九届校长助理。

三是扎实开展文明素质教育活动。借全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东风,该校加强师生的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推广“一舞”(校园集体舞)、规范“两操”(校园广播体操、课间眼保健操)、落实“三课”(主题班会课、德育辅导课、心理健康课)以及专题报告等进行礼仪教育;引导师生告别不文明行为,丰富文明素质教育内涵,提升师生的文明素养。为让文明礼仪教育神谕人心,去年4月,该校广泛发动师生,征集校园文明用语,收到文明用语百余条。学校对征集来的文明用语通过“青春飞扬”广播站播出,在黑板报上宣传,整理编辑《实验中学师生文明用语100条》,发给每位教师学习,随时对照“教师文明用语”反省自己。一些实用性强的文明用语制作成标牌,张贴、安放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去年11月,B3该校42个班立足本班实际,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室空间,做好本班的班级主题文化建设,制定班级誓词、班名、班训,在教室墙壁上开辟“文化阵地”,形成“一班一特色、一班一品牌”清新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该校两次进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评比,涌现出21个文明班级。另外,该校还通过召开校会、主题班会,开展班队活动、社区实践活动、宣传市民文明知识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9月,组织师生进行“小手拉大手,共向文明走”签字仪式;11月,发放《告家长的一封信》2500份,与学生和家长签定《文明出行承诺》等,认真落实“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济源人”等口号要求,形成了“唱响文明、共建和谐”的育人氛围。

四是开展“重走长征路,再塑时代魂”野营拉练活动。“重走长征路,再塑时代魂”野营拉练活动是我校一直坚持的一项常规德育活动。去年1016日,组织800余名师生们徒步奔赴、攀登玉阳山,往返60余里。在玉阳山景区,师生们自发地捡拾游客散落的饮料瓶、食品包装袋、废纸等垃圾,向游人宣讲节能环保常识。经过一天长途跋涉,行军中没有一个人掉队,沿途没有留下任何杂物,深受沿途群众好评。

 

 

 

 

 

 

 

 

               责任编辑:木子

 

 


上一篇:文明创建精彩花絮
下一篇:书面作业悄然隐退 社会实践浓墨重彩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