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实验中学举行“知济源 爱济源”实践教育活动
12月14日,市实验中学举行“知济源,爱济源”实践教育活动,七年级750名师生徒步参观济源城展馆、科技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让师生更加了解济源、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发奋学习,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市教育局副局长李伯勇亲授活动大旗并为师生壮行。
上午8点,简单的启动仪式后,师生们踏上了实践教育活动征程,一路旌旗猎猎,精神抖擞,欢声笑语,歌声阵阵。校长卫强始终走在队伍的中间,他边走边对记者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我们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所学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但是参与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他亲密接触的老师、学生,他一辈子都忘不了。所以我们举行了本次的‘知济源爱济源’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同时,我们让学生了解济源城市过去、现在和美好的将来,从而激发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努力学习,将来建设家乡这样远大的理想。”
9点,师生们到达科技馆、城展馆。在城展馆历史济源展区,同学们了解了济源的发展历史、济渎古风、城市记忆,随行的地理老师卫建党当起了导游员,不停的为学生们讲解,让同学们对济源的历史文化倍感兴趣;在核心沙盘位置,同学们一边参观规划沙盘,一边观看三维动画制作的城市景观宣传片,聆听讲解员讲解城市发展规划;在未来展厅的小区模型前,纵横的交通网络、各种标志性建筑、街道、广场等清晰可见,同学们们兴奋地寻找着自家居住的小区,对济源的发展变革取得的辉煌成就赞叹不已。
9班学生赵晨屹说:“通过参观城展馆,我看到了历史的济源,今天的济源,由此也可以想象到未来的济源,我相信我们济源未来会变得越来越好。我们作为下一代的小主人,要努力学习,将来为济源作出一份贡献。”
在科技馆,同学们在导游员的讲解下参观了煤、铅生产过程全程模拟以及船闸、水轮车、水力发电等实物模型;参观了声、光、电、力、磁等学科技术展区和生命科学展区。神奇的万有引力球、单摆、哈哈镜、滑轮组、椎体上滚、静电感应器赫然在眼前;“光敏感应鼓”、“立体平面视觉效应图”、“看得见摸不着”等设施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忍不住动手实践,亲自感受电磁、力学、机械、声光、信息、核技术等多种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科技成果;好玩刺激的倾斜屋、有惊无险的万丈深渊、光怪陆离的隐身人、毛发直立的静电反应、五颜六色的巨大肥皂膜,无不令同学们流连忘返。
3班学生杨雪感慨地说:“今天参观科技馆,让我感受到了在我们衣食住行等生活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也激发了我对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
在短暂的休息后,师生们向活动的下一站——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进发。集聚区以电子电器和新材料为两大特色主导产业,涉及矿用电器、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高新领域。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贝迪地能中央空调、科灵电器、矿用高低压防爆电器生产车间和生产流程,亲身感受了济源工业企业发展壮大,体会了文明济源的和谐与厚重,活力与魅力。
11班学生李怡蒙激动地说:“来这里的时候,一路上我们都很开心,对这次的活动充满着好奇,参观过程中,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了解到了飞速发展的济源,我对济源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奋发学习、建设家乡的信心。”
这次实践教育活动不但锻炼了师生们的身体,磨炼了意志,培养了团队精神,在享受家乡变化的同时,从心底为家乡的美丽感到骄傲、自豪。
据了解,近年来,市实验中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德育素质教育为核心,积极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保证每学期学生集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通过形式各异、时间长短不一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团结互助和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存,为将来走上社会、参与激烈的竞争奠定基础。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 木子
上一篇:市实验中学举行班主任管理工作交流研讨会
下一篇:市教育系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观摩交流会在实验中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