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管理 > 工会 > 正文

走特色办学之路 育全面发展新人

发布时间:2012-06-20 11:16:05   来源:

 走特色办学之路    育全面发展新人
 
——河南省济源市实验中学“全国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撰稿   李培兴
 
 
办学特色是学校的重要品牌,是学校办学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发现、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内涵十分丰富。我校牢固树立“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理念,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工作思路,创新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机制,营造学校办学特色创建氛围,扎实抓好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各项举措,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学校内涵,实现“学校有特色,一生一特长,一个都不能少”的办学目标。下面就我校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让特色学校建设融入常规教学管理之中
为了切实将特色学校建设落到实处,我校结合学情和校情,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市级《特色学校建设活动实施指导意见》,集思广益、积极采纳基层领导、优秀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统一思想、领会实质、挖掘内涵。并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把握定位,认真研究确定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主题,制定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管理组织制度和实施方案。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和年级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办学特色建设领导小组,加强课程管理,组建教学、德育、读书、体育、艺术、科技等多个特色建设实验小组,构建有效的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网络,为全面推进学校办学特色建设构建较为坚实的实施平台。
二、实施教研兴校战略,培育特色教研文化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名片,育人先育心,育生先育师。近年来,我校坚持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成长的理念,将促进教师成长放在学校工作重要位置,我们力求在“实”字上着力,发挥效益。我们的做法是,一抓继续教育,二抓教育科研。坚持教研兴校是我校提升学校品位的首选,教育科研是出专家型教师,出高质量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学校不断优化“名师培养”工程和教师素质优化方案,认真做好各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培训、培养工作,努力造就一个能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名优教师群体。
学校高度重视校本科研,力求在校本教研中推行形式多样的教研方式,一是集体备课,备课组内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编写教案和学案,成为打造有效课堂的先决条件。二是聚焦课堂,为加快减负增效提质的步伐,学校以建设智慧课堂、生命课堂为追求,探索出“四课一推”的校本教研模式。“四课”即汇报课、示范课、研究课和竞赛课。初登讲坛的教师,在“青蓝工程”实施中,以汇报课形式显现自己的达标历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展示优秀教师的先进理念与教学思想;教科研水平高的老师负责的研究课瞄准的是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以发现为起点,以解决为归宿;取得学科竞赛优异成绩的老师负责的竞赛课,便成了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一推”即推门听课。中层以上领导随机不打招呼推门听课,用以探视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检验教学效果。学校开展全员参与的课题研究活动,按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分布,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成果,老师们取得的科研成果对学校特色建设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我们通过课题研究、课堂观察、撰写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等切合一线教师实际的手段,开展同课异构等教学创新和教学交流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平台,使我校教师逐渐成长为反思型、研究型的现代教育工作者。丰富的校本教研内容和形式,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我校构建的“园丁师德形象工程”,提升了教师人格魅力。将师德形象规范作为教师管理的首要内容深入抓紧、抓实。绩效考核中师德师风占四分之一比重;打造的“青年教师成才工程”,铺就了教师成长之路。对青年教师提出“一年立住足,三年成骨干,五年成名师”的发展目标,并为每位年轻教师选派一位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学科名师做指导老师,结为师徒对子。这种“手把手”的“传、帮、带”活动,弥补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上的不足,帮助他们站稳了讲台,促进了整个教育工作的发展;抓好“等级申报培养工程”,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师实行等级制管理,所有一线教师根据个人情况分别申报希望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五个等级。与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有机结合,构建“五环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每周安排一部分教师和学科,进行同课异构、跟踪录像课、上浓缩课,教师人人接受考核,同学科教师和行政领导参与观摩,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研课的积极性。
在近两年全省教职工技能大赛、优质课比赛中,我校共有25名教师参赛,参赛人数和获奖比例均居全市首位。张惠玲、王艳艳等3名教师荣获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和省教学标兵;樊静、马海燕等6名教师荣获省优质课一等奖;郭红玉、原道燕、郭金花、李富霞等11名教师在市教研室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目前,我校正在开展的省市级教研课题6个,师社民、孔令红等9位老师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李新兵、汤清河等12位老师被评为市骨干教师,他们均在教学一线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三、实施自主教育,打好学生人生底色
在我校,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打造学生人生底色。具体落实就是实施“自主教育”, 其核心体系是“三交还,一榜样”,即把管理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把活动的组织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校长助理的榜样和激励作用。
“校长助理竞选是我校‘自主教育’的活动内容之一,每年都会举行校长助理竞选,学生们人人参与,通过小组竞选、班级竞选、年级预赛、学校预赛、学校决赛,最终确定小组助理竞选候选人,学校组织候选人经过激烈的竞选演说、现场答辩、才艺展示三个程序现场公开竞选,同时还要邀请济源市有关领导、学家长、全体师生参加。由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上届小组助理代表组成评委现场打分。今年6月12日晚,我校举行了第十一届校长助理竞选决赛,18位参赛选手粉墨登场,最终产生14位校长助理。平时,校长助理一是充分利用校长助理信箱反映学生的心声,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考核;三是负责组织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四是负责接待中外来宾。通过校长助理竞选,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在,做校长助理已成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校长助理”和“济源市实验中学”也成了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如今,“自主教育”已经成为我校最为鲜明的办学特色,是我校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校长卫强认为:“学校无论是实施自主教育,还是充分发挥校长助理的榜样作用,就是要大胆张扬学生个性,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自主教育”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成为我市唯一一所连续7年荣获济源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初级中学,学生也因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四、开展特色创建活动,使学生素质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1、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抓好学校办学特色的根本。
养成教育应该是一个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的过程。而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主要在“小、细、实、严”上下功夫。
(1)文明习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礼貌、语言文明等。学校充分利用好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表彰品学兼优的典型,树楷模、扬正气,树立起良好的校园新风,唱响主旋律,从而带动全体学生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
(2)行为习惯:用道德规范和规章制度来规范约束学生,规定学生出入校园要穿校服,禁止学生染发、烫发、留长发等。改变学生课间在走廊里大声喧哗、追逐打闹,走路你推我搡,随手乱扔废物等陋习,指导学生合理度过课间休息时间,养成文明的举止习惯。
(3)卫生习惯:实行卫生督导员制度,定期对学生的个人卫生,班级卫生以及卫生区的卫生进行检查,实行“流动红旗”制度,每周对各班卫生情况进行汇总评比。以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管理意识,逐步实现卫生清扫与保洁同步,内化学生良好行为。
2、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品行
吟读经典诗文,感悟华夏精粹,是我校在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一项举措,目的就是着力提高学生文化修养、艺术品味以及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考,校本课题组积极开展研究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阅读习惯,精心选择40篇具有代表性古典诗文和名著名篇作为校本教材的常规教学内容,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同时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品味。我校的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建立”、“两有”、“两保证”、“三个结合”,“一建立”即建立班级图书角;“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即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每周两节阅读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三个结合”即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记札记相结合,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学生每人每学期至少自带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互相借阅。
我们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评比活动,促进读书活动的开展。
3、以体育、艺术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为深入学校的特色教育与管理,我们始终坚持体育、艺术兴校的发展战略,组建了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有运动员管理档案和专业教练,每天早上和课外活动堂坚持分组训练,经常性地开展友谊赛和联赛,我校田径队蝉联济源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三连冠。
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还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不断扩大我校“特色”成果:每天上、下午大课间的阳光体育“两操”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校园广播站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学生在采访活动中成长;拔河比赛、校园心理剧大赛、书画比赛、才艺展示吸引了众多的学生,成了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
4、开展科技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把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作为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每学年定期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如讲座、竞赛、观摩、研讨等,师生均积极参与。我们分别成立“科技小发明”和“科幻画制作”活动小组,积极发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开发、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近三年河南省科技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获奖作品每年都占全市获奖作品总数的一半以上。
5、开展好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活动。
在校园文化方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活动的内容,成立了相关的美术活动小组,在校园文化的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到其中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全面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步伐,以创建特色一流、特长突出、管理科学、发展有序为目标,全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近日,学校以“彰显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发展平台”为主题,全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力求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拓展和深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内涵上下功夫、在外延上做文章,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这一主线不放松,通过宣传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小主人和生力军。班主任与全体学生一起动手参与布置,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各年级逐步形成了班班有主题、室室有特色的目标,从而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充分发挥了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特色兴校,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取经”中反思、成长,找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身的特色,厚积而薄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和拓展特色项目,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

上一篇:“红领巾心向党,四好少年在成长”主题活动推荐通知
下一篇:网络公开课录制注意事项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