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 校内新闻 > 正文

评论:“红眼病”要不得

发布时间:2015-11-05 15:17:20   来源:

评论:“红眼病”要不得

  李培兴

红眼病,学名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传染性极强,有自愈倾向,可治愈。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如邻里乡亲、单位同事、亲戚朋友或兄弟姊妹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便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难受的感觉,甚至迁怒于他人,出现一些消极行为。

这种不健康的嫉妒心理,俗称“红眼病”。它是一种对别人的各种优势产生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心态。一般说来,嫉妒心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对象多是棋逢对手的同学、同事或同龄人。

嫉妒之后,解决自己嫉妒心理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望洋兴叹一番,出出郁气就算了,然后该干嘛就干嘛,成功是人家的,自己还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吧。这种人无可厚非,而且占大多数。二是知耻而后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别人能做到的事,难道我就做不到吗,从此发奋努力,为赶超自己的偶像而奋斗。这种人是应当赞扬的。三是自己做不到,却总想着不择手段的把别人拉下水,自己办不到的事别人也不要办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要得到。显然,这种人是必须要批评的。

这种心理上的红眼病如果不转换心态,不提升自己,是很难治愈的。与病理上的红眼病相比,心理上的红眼病折磨的是患者的心,这样的折磨比红眼病更让人难受,它会给患者的人生罩上阴影,严重的还会扭曲患者的人格。那么怎样才能治愈这种心理上的“红眼病”呢?

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控制愤怒、兴奋、自暴自弃的感情,平静客观地审视事态的发展。还要善于观察到别人优于自己之处,并竭力去赶超别人,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做到“自我完善”。

   换个角度看问题。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论会不尽相同,心情也会不一样。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事情都存在积极性和消极性,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如果只看到消极的一面,心情自然会低落、郁闷。从积极的一面看,说不定能帮我们走出心情的低谷,变得平静、开朗起来。

学会转移注意力。冷静而客观地分析别人为什么能获得成功,思考一下自身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在哪些方面去努力奋斗。确实想不通的时候,不妨去做一些平时很感兴趣的事,如看电影、旅行、运动等,不知不觉中,痛苦烦闷也会逐渐减弱、消退,心情就会变得开朗起来。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当嫉妒之火燃烧时不妨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扪心自问“假如我是对方又该如何?”运用换位思考,让自己体验对方的情感,有利于理解别人,抑制不良心理状态的蔓延。

            (原载于《济源日报》2015年7月9日A05版观点)


上一篇:市实验中学:家长进考场 担任监考员
下一篇:市实验中学第十四届校长助理竞选开赛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