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纪实报道:基于孩子幸福成长的内涵发展变革
——市实验中学特色建设和学校发展纪实
文章来源 实验中学 作者 李培兴
这是一座办学历史不足30年的学校,虽然占地面积不足40亩,但是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标拓新的办学理念,精致典雅的育人环境,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这所学校绽放出青春的光彩,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学校始终秉承“为人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以特色鲜明的“自主教育”为载体,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国家、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办学质量、办学效益逐年提高,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始终处于时代的前列。
“‘为人生的幸福奠基’这不仅仅是学校提出的一个口号,也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凝聚和升华。学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人文关怀为基础、课堂改革为目标、自主教育为核心、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办学机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实验。目前,随着对教育内涵的深入认识,学校在不断提高完善教育教学的同时,也为师生们营造了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校长王永利说。
科学管理:让机制激发学校活力
提高管理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科学的管理机制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进步的活力,也决定着一所学校不竭的创造力和竞争力。近年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地域生源的限制,市实验中学在全市兄弟学校资源优势的对比之下,俨然成了一只步履蹒跚的“丑小鸭”,“如何提升管理境界和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优良的教师团队,让科学的管理体系推动学校的发展进步”是学校领导班子着力思考的重大课题。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本着“事事精细化,件件有落实,人人抓管理,人人有责任”的原则,在总结反思与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对学校管理的各个要素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整合,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许多新的学校管理措施,建立起学校管理的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运转制度和凡事有程序、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检查的管理体系,形成了良性的竞争局面,确保学校各项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师行为规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班主任培养办法、教师专业发展都有了明确的方向,学校的科学管理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教育合力。“融入教师、走进课堂、贴近学生”,校领导关心、关注教职员工的需求,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谅解与宽容、支持与合作创造了学校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使所有实中人都能在信任和关爱中,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
该校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做起,坚持每周行政会议集中学习。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实行领导分包教研组制度,对墙上很多制度,纸上很多想法,采用层层负责制,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的任务,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抓细节,不让工作棚架,抓落实,提高工作效能。加强宏观监控,强化管理落实,建立“以全员育人为宗旨”的全校教师教育管理层面、“以年级部管理为主体”的执行落实层面、“以学生自主管理为核心”的检查反馈层面。常规监督体系由校长督导机制、部门督查机制、年级组执行反馈机制、师生监督机制构成,形成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工作局面。
特色建设:让特色彰显育人品质
特色建设是学校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独到的办学举措和办学特色是学校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财富和永恒动力。市实验中学根据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家庭成长环境千差万别等实际情况,制定了尊重生命、张扬个性、激发潜能,关爱、尊重、呵护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发展思路,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教育教学思想。
——感恩励志,激励成才。市实验中学从学生习惯的培养、情感的陶冶、心性的锻炼入手,通过开展以全员育人感恩励志教育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活动,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触动学生的内心真实情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曾邀请到全国励志教育活动家陈敏、黄飞龙等老师为全校师生、家长作“放飞梦想、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热爱生命”激情演讲,使全校师生家长经历了一次丰富多彩的心灵之旅。每年期末考试前夕,邀请现就读于济源一中的本校毕业生到母校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每年中招前夕,举办冲刺中考动员会、邀请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学子到校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每年春、冬学段,分批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开展“感恩励志”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学生人人写研学感受。召开励志教育主题班会,播放励志歌曲、励志故事、视频及电影等,鼓励学生用信念战胜困难,用勤奋战胜惰性,用效率创造成功。班级“励志交流园地”用无声的文字、图画给学生以启迪,引导学生向上;通过校园宣传栏广泛宣传“感恩励志星”的先进事迹与典型事例,树立学生榜样、树立学生励志成才的信念……一封封励志信、一首首励志歌曲、一系列励志主题活动点燃了学生的激情,丰富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
——社团建设,导其所长。本着“释放青春活力、陶冶高尚情操、繁荣校园文化”的目的,该校以“创新、创优、创品牌”为主题,创建了舞动汉字、科技制作、文学社、手工制作、经典诵读、棋牌、国学、书画、心理辅导、电脑绘画、舞蹈、球类等12个社团。校园文化科技节、心理剧评选、班级合唱比赛、篮球比赛、棋类博弈、少年宫成果展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的才艺和特长得到充分展现。书画社团的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多姿多彩的世界;科技制作社团的同学们用自己搜集的边角废料,制作出一个个惟妙惟肖的科技作品,曾受到大象网、济源电视台记者采访;舞蹈社团的同学们,用青春的舞步诠释生命的色彩;手工制作社团的同学们,用常见的彩泥彩纸制作出活灵活现的手工作品;经典诵读社团的同学们,用优美的声音诵读经典诗词歌赋,学校选送的节目《澹水河边吊屈原》《中秋明月照古今》等均荣获市一等奖;舞动汉字是学校社团活动中的一大亮点,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传统,重视发挥汉字大赛对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在汉字大赛的道路上屡获佳绩:2014年以来,蝉联市级四连冠并代表济源参加省级比赛,2015年刘子畅斩获省第三届汉字听写大赛冠军,刘子畅、赵海荣代表河南参加全国比赛,登上了央视舞台。
——养成教育,体验幸福。养成教育,是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来看,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该校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制度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障,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该校将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细化到具体的班级管理事务中,使学生养成有方向,行为有准则,明白哪些事该做,那些事不该做,以此规范学生自己的言行举止。政教处通过“校园之声”广播站及黑板报进行宣传,教导处要求各科教师备课要备养成教育思想点,教学环节要渗透养成教育的思想,教学过程要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课堂行为到课间活动让养成教育的主旋律不绝于耳,萦绕于心,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养成教育这根红线,使养成教育的意识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我校通过多种形式时时规范学生言行,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我每天都要督导学生文明行走、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讲粗话、不乱扔纸屑、养成自主爱护公物、讲究卫生、文明互助的良好行为。在管理别人的同时,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也提高了,每天都在管理着、提高着、幸福着。”八年级16班班长吴静怡说。
开展养成教育以来,该校学生在各方面的习惯有了可喜的变化,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学生行为守纪,校园规范有序,文明、规范、和谐的育人环境已基本形成。“以前我不太关注行为习惯,总是放纵自己,做每件事情之前不去想这样做是否文明。学校开展养成教育后,我首先学会了约束自己,老师的说教,同学、家人的督促,让我逐渐脱离了不文明,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对我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益处。”七年级1班学生王玢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这样的前后对比。
——助理竞选,成人成才。校长助理是该校自主教育倾力打造的一道亮丽风景,是该校“为人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指引下实施“自主管理”的一项举措。校长助理竞选是该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的常规特色活动,它给每位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经过十六届竞选,先后有252名学生担任校长助理,历届校长助理德才兼备、素质过硬,他们曾组织各种大型集体活动,接待外来参观团体,在学生们中充分发挥了榜样和激励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关注。
该校第八届校长助理、现就读于香港大学的贾书臻在给原班主任张吉杰发来微信中这样写道:“感谢母校实验中学对我的培养,校长助理职务让我得到了锻炼,也让我受益无穷。”
“校长助理角色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口才,参加活动和演讲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激发了我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兴趣。”曾为市实验中学第二届校长助理、现为济源电视台《侃侃朋友圈》栏目主持人王卓琳对笔者说。
说起该校的校长助理,校长王永利如数家珍:“从我校走出的校长助理在清华、北大、香港中文大学等全国名校就读的就有几十人:王建(清华)、张亚宁(北大)、卢文哲(北大)、孔钦钦(北大)、燕倩倩(北大)、杨蒙(北大)、贾书臻(香港中文大学)、韩豫川(香港中文大学)、付翰林(浙大)、齐敏超(清华研究生)、史敏思(北大研究生)、郑晓捷(浙大研究生)、李瑞(中科院研究生)。”
文化立校:让文化积淀深厚的底蕴
学校就是学习和传承创造文化的殿堂。该校创造了自己的文化愿景:“以高尚的文化精神凝聚师生,聚合正能量,建构师生教育生命共同体,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精神家园。”通过文化熏陶和活动激励,从学校、年级、班级等不同层面构筑特色文化,形成了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
该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面旗帜,一项品牌,努力打造学生的精神家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力求校园的每一堵墙会说话,每一处角落都育人。围绕“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育人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思路,确立了“为人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尊重人、关爱人、发展人”校训,“博爱、善导、求真、协作”教风,“乐学、善思、自主、合作”学风,在教学楼前活动区域植树种草,进行美化,大量设立文化宣传栏。全方位布置班级环境和各室文化,在教学楼内添办学生作品和礼仪、习惯养成及名言警句。在校门外侧设立宣传栏,教学楼外墙设电子宣传屏幕、书写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等内容。校园走廊、墙壁悬挂三字经、弟子规、名人画象、名人名言、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在楼梯间贴挂古诗词、经典名句、二十四孝图等宣传标语;教学楼走廊悬挂“认星争优”标兵,张贴“校园之星”师生图片、标语,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文明素养的提高。餐厅内贴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有如燕衔泥”标语,警示引导学生勤俭节约,不能随意浪费粮食。在综合楼的5、6、7三层楼广泛设置书画作品,陶冶了广大师生的情操,在南北教学楼外走廊设置大量钛合金字,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等,让师生时刻铭记。充分把握各种时机,利用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积极开展各项评选活动,激励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
该校的墙壁、走廊、励志石、草坪、展板……校园的一草一木无不渗透着熏陶和感染的育人功能,校园的文化建设真正实现了“校园时时处处有文化有教育”的目标。这些精心精致创设的文化内容,到处洋溢着文化气息,渗透着文化内涵,形成了书香雅致、恬静优美的育人环境,达到了一花一草显人本,一草一石都育人的人文效果。
课程构建:让学校前行更有活力
“2016年以来,从‘五环自主’课堂教学改革到课程建设的构建再到全面实施,我校的课程建设可谓一波三折,更是下足了功夫,不过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郭战军说。
据了解,该校的课程建设前后进行了三次大的变革,多次完善。第一次构建基于对原有课程建设的理解,对学校的各类活动、各项工作的梳理、整合,形成了最初的构建体系;第二次构建基于各个学科不同的渗透点,体现的教案设计和课堂改革创新上;第三次构建基于在“五环自主”教学模式下,“大教研活动、综合实践活动、阅读课程”三大板块同时进行,各教研组遍地开花。
最初,该校曾邀请教研员张效峰、徐辉、李卫东到校指导,邀请课程建设做的好的克井一中、轵城实验中学等校领导到校举办讲座,摸着石头过河,各学科初步确定了课程建设方向,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中研讨。组织5名教师参与了市级课程建设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学习,经过专家的指导,在不断学习、讨论的基础上,重新定位、重新梳理、重新整合,经过不断思考、探索,找到了适应学生成长需求的切入点,最终形成以“基础+拓展+探究”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教导主任王艳艳在物理课程建设中围绕“以单元知识提纲为基,引领学生深入研究课本”渗透点,她总结出画力臂的四个步骤:一找点(支点),二找线(力的作用线),三做垂线,四做标记(大括号或两端箭头),当堂训练,在逐步加大训练难度的过程中让学生熟练掌握力臂的画法、最小力画法的思路、已知力臂如何画力的示意图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6年来,该校在课程建设的推动下取得了一系列荣誉,教师素质明显提升:10名教师在市优质课比赛、观摩课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名教师在市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名教师撰写的学科规划方案、学期纲要获市二等奖;王艳艳在市物理学科课程建设会上作物理第一轮复习专题讲座,受到与会教师和领导一致好评;3名教师在市课程建设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奖。这些成绩都反映着学校的内涵。
自主教育:让学生具备终生的能力
自主教育是培养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人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进其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
“自主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和教师以主体的角色参与学校管理。”副校长姚素琴说。
秉承“为人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和“每个孩子都是好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教育理念,坚持教好每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自2000年起,该校形成了“三交还一榜样”的自主教育体系,把管理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把活动的组织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校长助理的榜样激励作用。
——自主管理,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实行了管理权下放,倡导“人人皆是‘主人’,处处需要自主”的管理理念,由“金字塔”管理模式过渡到“扁平化”管理模式,并下放给教师一定的决策权。学生人手一份《成长档案》,记录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构建了学校——年级——班级——小组四级自主管理体系,每一名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实施“值周班级全员负责制”、综合素质测评周周看制,让学校“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做”。该校把日常的管理权交给学生,活动的实施权交给学生,学校的升旗仪式、清明节扫墓、校长助理竞选、运动会、班级合唱比赛、少年宫成果展等活动全部由学生组织。
——自主课堂,我的学习我做主。推行“激情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点拨展示——拓展延伸”五环自主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小组合作学习为辅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提升,获得进步。老师们把微课程引入了课堂,把自制的小微课穿插到教学中,把每个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做成小视频,放到学校网站,学生不仅感到耳目一新,还可以自己在家中查漏补缺。
课堂上,随时可以听到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表扬和鼓励,看到学生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而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天地;不再是教师抑扬顿挫的“变奏曲”,而是师生教学相长的“交响乐”。五环自主教学为实中课堂带来一股清新之风,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有效教学,提升教学品质。学生变得要学、乐学、能学,凸显了主动性、体验性和独立性;教师变得乐教、擅教,凸显了合作性与探究性。
——自主评价,多把尺子衡量成功的标准。“学校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自主教育’,通过文化牵引和人文管理,让学生们自己有思想、有辨识能力、有批判性思维,这样走上社会以后,在任何一个环境下,他才能够生存,他才能够发展。”年级组长李庆丰表示。一直以来,学校依托德育和教学工作,深化多元智能教育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
学生管理评价机制每学期分三个阶段实施。每阶段初期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行为目标和竞争对手。实施目标过程中,学生要根据目标不断督促自己,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担任好监督者的角色。后期,由教导处组织学习目标检测,政教处组织三级评定(学生自我评定、小组评定和班级综合评定)。然后,学生再制订下一阶段目标,如此循环往复、层层提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年的思想引导、教育塑造,让这些起点并不出色的孩子在学业知识、综合素质上都能获得最大限度地“增值发展”,从而赢在终点,这是实中每一位教师心中最为朴素的伟大愿景。
一位家长说:“三年前小升初时,与儿子成绩相当却选择了其它学校的许多学生,三年后的成绩和儿子不相上下甚至被儿子远远抛在了后面。更为可喜的是,孩子三年的努力和变化:上初中时,儿子是一个拖沓、懒散、没有时间观念的学生,来到实验中学,管理规范、行为严谨、节奏鲜明的学校生活让他的习惯发生了改变。老师的严格督促和热情帮助让产生了努力向上的动力。孩子由原来对父母的付出习以为常,到学校受到感恩教育的影响,意识到了亲情的可贵,懂得了感恩;由原来以自我为主,到对学校、对班级有了很强的荣誉感,并且愿意为了集体荣誉而奋战的好学生。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这虽然是一个个例,但是一个孩子三年的历练和成长,进步和收获,更好地证明了市实验中学教师精心教导、倾心呵护的工作状态,也体现了学校信念坚定、执着坚守的努力结果。
经历三年的磨砺与成长,该校毕业的学生懂得了自信、自强,生命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收获学业成功的同时也实现了精神、性格的华美转身,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全国首批篮球特色学校、全国特色教育示范校、全国质量管理示范校、第五届河南教育名片、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河南省省教师发展学校、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示范基地、河南省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教育系统示范家长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校园、市级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近百项国家及省市级荣誉称号。
“春风化雨润桃李,众志成城育英才”,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以王永利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实中人,将汇聚教育智慧,点燃理想火焰,高扬奋斗风帆,谱写更加壮丽辉煌的奋进之歌!
编辑 木子
上一篇:市实验中学:双千双扶助力脱贫攻坚
下一篇:市实验中学道德讲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