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 校内新闻 > 正文

第五届河南教育名片——济源市实验中学:在自主与合作中走向幸福

发布时间:2013-08-04 16:49:07   来源:

 

 作者:刘栋军 贺欣欣 李培兴

 

尊重人、关爱人、发展人,是幸福人生的源泉。

博爱、善导、求真、协作,是幸福人生的磁场。

乐学、善思、自主、合作,是幸福人生的沃土。

为人生的幸福奠基,是济源市实验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下,该校积极打造自主性教育、合作型课堂,促进师生专业化成长,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全国特色学校”、“全国质量管理示范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河南省最具变革价值的榜样学校”等一系列殊荣,彰显着该校建设名校的坐标意义。

 

自主性教育的升华历程

 

“我在学校跳蚤市场上淘宝,花5元钱就买到了一本《水浒传》,实在是太划算了!”近日,济源市实验中学的郑钰冉同学一脸兴奋地对记者说。

“交易的商品琳琅满目,从专业书籍到休闲杂志,从衣服鞋帽到挂件发卡,几乎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淘宝店的名字新奇生动,比如‘淘宝style’、‘郎里格郎当铺’,‘跳蚤市场’吸引不少师生前来淘宝,前来选购的同学把摊位围得异常拥挤。”郑钰冉说。

记者在座谈会上看到她那样自信,就好奇地问她:“这个主意是谁出的?为啥有这样好的效果?”面对记者的提问,郑钰冉侃侃而谈。“平时大家都有很多废旧书籍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想举办淘宝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就和其他校长助理沟通,并在校长助理办公会上给卫强校长汇报,得到了校长的认可,并很快得到了实施,大家都非常开心,我们都很感谢校长。”

“我们班的店名是淘宝style,灵感来自《江南style , 每班有同学带个帽子,当售货员推销东西 ,最后卖了好几十块钱呢,班费也有了。” 郑钰冉告诉记者。

在座谈会上,全校10多名校长助理叽叽喳喳地谈论自己做校长助理的感受,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悉,校长助理是该校强力打造的教育品牌。2001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校长助理竞选决赛活动,有184名学生担任校长助理。

学生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过去校长助理主要职责一是利用校长信箱反映学生的心声;二是积极参政议政,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三是负责组织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四是负责接待学校来宾。现在,我让校长助理充分参与学校管理,从学校的常规管理到学校工作的改进,都活跃着校长助理们的身影。”卫强校长告诉记者。

在校长助理办公室,记者看到校长助理办公会议记录本上这样写道:20111129日,校长助理苗成林向学校提出建议:天气变冷,住校生晚上用热水很不方便,尤其是想洗脚不方便的问题,卫强校长带后勤主任实地进行考察,一周内,在男、女住宿楼上各增加一个大容量的热水器(现每个住宿楼上是两个热水器),既解决了住校生喝热水问题,又保证了晚上睡觉前的洗漱问题。

教育贵于熏习,风气赖于浸染。记者观察到:自主性是该校管理的主要特色,通过校长助理的榜样和带动作用,引领全校学校的自主成长,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校长助理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它锻炼了我的勇气,培养了我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一种自主规划人生的能力。”中山大学大三学生,该校2003级学生李瑞说。

为了把自主管理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班级和自己的主人,该校还实行了值周班级全员负责制、轮流班长制和综合素质测评周周看等制度,对学生进行量化积分,激发了学生思维创新的热情,为学生的自主性成长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记者观察到,在实验中学,老师们自觉地将自主管理植入德育和智育的细节之中,在润物无声中上升为高情商的教育,让孩子们自主快乐地成长。

“我班有个孩子王丽(化名)因为患有血管瘤脸上留下了伤疤,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班上有个男生和她交流时无意中触动了她,她躲在角落里默默地流泪。我发现这个情况后,就和她谈心找到问题的症结,也和那个男生交流,让他认识到和同学相处的艺术和原则。我还在班会上朗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折翅的天使》,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天使,只是有的天使翅膀断了而已。一个人的成长来自心灵的自主力量,不管自身的条件如何,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拥有自信心和自主成长的智慧和信念,就是翅膀折了,也能重新长出自由飞翔的翅膀,无论如何上帝是不会抛弃任何一个天使的。”班主任张洁说。

“我是物理教师,平时课堂上注重将物理上的一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比如讲惯性等一些问题时,就引导孩子们放学骑自行车不要带人,坐公交车下车要尽量慢一点,确保安全等等。这样把所学的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孩子们成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发生了正能量的裂变,自主教育就潜移默化地落到了实处。”教导主任王艳艳说。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和实验中学的师生们交流,记者总感到他们有一种自主的意识,有一种自信的力量,有一种自我的情操。这也许就是该校自主管理向自主性教育前行的源泉吧。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以校长助理为引领,以自主管理向自主性教育升华为追求,把学生放在人生幸福的位置上去培养,是济源市实验中学为中国教育发展提供的新鲜经验,也是对爱因斯坦质疑的实践回应。

 

合作型课堂的行走路径

 

“刚才我讲到的几种方法不知道大家听明白了没有?” 九(1)班学生赵东山站在讲台上问道。“听明白了——”大家齐声回答道。“你讲的比老师讲的还简单,还明白”。学生是先生,教师是学生。这是该校“五环自主”课堂的一个场景。

“赵东山从小都很腼腆,从不敢主动和小伙伴一起玩,见到陌生人就紧紧扯着家人衣服。现在,孩子变得幽默风趣,与长辈交流也是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与同学、老师的关系融洽,班级的同学都喜欢叫他东哥。”赵东山的妈妈说。

据悉,“五环自主”教学是合作型课堂的灵魂,是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幸福体验,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快乐成长。“五环自主”包括激情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巩固延伸五个环节。激情导入重在“导”,以教师教的激情点燃学生学的激情;自主学习重在“独”,让学生独立在“查、画、写、记、练、思”中完成学习过程;合作交流重在“练”,“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展示点拨重在“点”,学生展示、师生互动点拨;巩固延伸重在“清”,清晰学习成果,实现举一反三。

“我在讲授《运动的描述》一课,在经过激情导入后,把“自主学习”作为“合作交流”的衔接来抓,设计了几个问题:1.什么叫做机械运动,你能在宇宙中找到绝对不动的物体吗?2.什么叫做参照物,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可以被选作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受限制吗?3.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4.你认为两个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有哪些?5.尝试完成基础训练中本节的“课堂练习”部分。对于12中的第一问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找到,但是其余几个问题学生在课文中是不能直接找到答案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尝试进行练习时,同样会遇到阻碍,这时候就需要学生鼓足勇气去挑战自己,就会激发起学生的斗志。与此同时课堂也给学生留足了安静思考的时间,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有帮助的”。教导主任王艳艳说。

“在通过自主学习后,每个学生都会带着不同的疑问急切想得到解决,这时候进入合作交流环节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学生有目的,合作就会更有效。此环节可以先对学再群学,学生交流彼此的想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此时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在这节课中我利用这段时间参与不同的小组,聆听学生的思想,并和学生适当的进行交流,也对孩子的交流做了不同程度的引导。通过这个环节我知道了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哪个小组解决了哪个问题,为接下来的展示点拨做足了准备工作。”王艳艳颇有心得。

据了解,该校从2008年开始实行“五环自主”教学改革,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老师们在实践中发现,合作交流是“五环自主”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优化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着力点。该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帮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和智力结构。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很新鲜;刚开始非常不适应,老师让小组合作时根本不敢发言,害怕被同学笑话,现在我也敢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说的好的时侯,小组成员都为我高兴,说的不太好的时候,大家会为我补充,我也非常乐意接受大家的建议,小组合作增强了我的集体荣誉感、开拓了我的思维,也提高了我的课堂效率。我现在是越来越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了。”赵东山说。

由此可见,学生带着一种高涨和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和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整个课堂就一个字——‘火’。课堂上每个同学的思维几乎都被点燃,都似在火火燃烧,势不可挡。”李国利老师说。

“卫校长先后带领我们赴昌乐二中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回来大家大胆尝试,小组合作体系更加完备,我还把班级中的学生分为3人一组,起个名字叫“三人行”团队,学生课堂表现、课外作业、考试成绩全部进行捆绑式评价,每个学期末对17个小组做出终极评价,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重,现在的课堂我是不停地在用,感觉越来越好用,越来越实用,我们的班级综合成绩也由初一时的年级第10名进步到了现在的第3名。感谢小组合作成就了我,也成就了我的孩子们。”李庆丰老师对记者说。

记者观察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该校的课堂教学的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教与学逐渐走出了传统模式的束缚,以生命的灵动为引擎,师生的关系实现了“主导+主体”的融合,摒弃了分割式的教学流程,实现了合作学习的建构。

 “实验中学的合作型课堂让孩子当上了小老师了,现在孩子变得越来越独立了,不仅能够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赵东山的妈妈对记者说。

 

专业化成长的幸福体验

 

“过去我像踩在棉花上,怎么跳也跳不起来;现在我站在团队的肩膀上,和太阳一样自由飞翔”。谈到教师专业化成长,该校数学教师李新兵颇有感触。

据李新兵介绍,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刚入教处于摸索阶段,以自己钻研为主,课堂困惑无法突破。想努力但像踩在棉花上,不知道怎么蹲下才能跳得更高。第二个阶段是来到实验中学后,课堂上有困惑,经常和教研组的同事们交流,把别人的建议消化吸收成自己的东西,驾驭课堂越来越驾轻就熟。第三个阶段是通过备课组、资源库建设,促进自身更加专业化。现在的感觉是蹲下来能够跳起来,找到了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就是教研组和备课组,就是团队的力量。李老师把专业化的落脚点归结为知道怎么走,怎么做!那就是把个人的力量融合在团队成长之上。站在团队的肩膀上,像雄鹰一样自由飞翔!

由此可见,教研组和备课组已成为教师成长的土壤:针对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每周由备课组长把问题汇总至教导处,再整理分类,然后把梳理出来的问题以小课题的形式分解到备课组,让教师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探讨研究。

2009年,我参加名师培养对象考试选拔,八个人入选,我是其中之一。为了准备名师考试,我对初中语文教材按照文体等方式梳理整合,最后在初中组名列前茅,可以说是小试牛刀。这一次考试成为我专业成长的起点。后来,我积极通过专业阅读、写博客反思、积极参加赛课等活动,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养。与此同时,在平时教学中我把‘短时高效’作为课堂立足点,邀请同事听课、评课、磨课、作课、不断上公开课,反思之后进行再设计,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路越走越宽。观摩课、公开课、送课下乡成为我个人专业成长的契机,成为专业成长的平台。我的课也越来越受孩子们欢迎了。”语文教师樊静滔滔不绝的告诉记者。

两位老师的专业化成长表明,自由充分发挥团队和教师本人的成长积极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才可能拥有厚积薄发的发展能量。为了把教师专业成长抓到刀刃上,该校通过专业阅读、博客反思、同课异构、成长评价等一系列措施,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据悉,为了如实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经历,该校完善了《实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手册》,所有教师都建立了电子成长档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及时梳理,内容包括个人三年发展规划、个人专业发展年度大事记、教科研活动记录、德育工作记录、学习记录、教育教学工作回顾(教学成绩、取得的荣誉、参加的专家讲座、所作的公开课、整理的课堂实录、教育教学案例、读书经典名句摘录、精华博文、学期总结、考后反思分析等项目)等方方面面,详细记录个人成长的足迹和专业发展的历程,及时发现和总结专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所有电子成长档案分教研组备课组上传学校网站,让教师审视自己,不断的总结、反思、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科学、健康的发展。

据悉,在近两年全省教职工技能大赛、优质课比赛中,该校共有25名教师参赛,参赛人数和获奖比例均居全市首位。张惠玲、李新兵等3名教师荣获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和省教学标兵;樊静、马海燕等8名教师荣获省优质课一等奖;教师撰写的55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各种刊物发表,200余篇论文获奖。 

“一流教师教生命,二流教师教能力,三流教师教知识”。教师专业成长使广大教师拥有了更高境界的教育情怀。语文教师李春艳说:“真正的教师要树立生命意识,把学生看做活生生的生命基础之上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和超强的能力。所谓生命的意识,就是尊重学生,让学生有一颗敏感的心,敏锐的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有幸福的体验,能快乐的学习成长。”

在实验中学,专业化成长已经衍生出了巨大的教育教学能量,老师成长的果实已经演变为孩子们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同时,各个学科的教学都好像汇合成为一种各自都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整个学校的智力生活显得那样生机勃勃。记者观察到,教师专业成长的落脚点已经不单单停留在让教师自己变得更充盈,更加幸福,而是和孩子们共同体验、共同成长,共同过一种完整的诗意的教育生活!

学生成长、教师成长、课堂成长,在济源市实验中学,三个成长实现了鲜活的提升,让教学成为幸福的生命体,让教育成为幸福的土壤体,让师生成为幸福的创造体,让学校成为幸福的源泉体。

“幸福是一种理念,让管理在自主的发育中升华为全新的教育;幸福是一种体验,让教师在专业的成长中升华为团队的翅膀;幸福是一种能量,让课堂在合作的灵性中升华为生命的殿堂”。校长卫强深有感触地说。

  

         (此文刊登于《教育时报》2013年7月2日4版,发表时有删减)

 

 


上一篇:第五届河南教育名片典型发言:让师生在幸福的土壤中快乐成长
下一篇:市实验中学荣获“河南省十大最具文化氛围学校”称号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