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近视
预防近视是指通过矫正姿势,缩短时间等来防止患上近视的方法。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依然在与日俱增。医学专家认为:视觉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习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切实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实现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的工作目标,特制定《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及《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
预防近视的科学理论
科学实验已证明:在黑暗中细胞膜对钠离子都有一定的通透性,视细胞静电位相对处于部分去极化状态。光照时视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降低,去极化减小至使细胞趋向超极化。视网膜中央凹向外至周边部锥细胞减少、杆细胞增多的分布状态,与玻璃状体有机液对进入眼内光子产生的廷德尔效应和喇曼效应相对应。人眼视网膜感受野中央凹——周边桔抗的锥、杆细胞组织方式,有利于视网膜感受野抛弃绿色背景,抽提出黄色前景信息。因此,教材页面底色设计为钠光电效应红限值540nm附近的绿色,文字色设计为钠原子光谱主线系580nm附近的黄色,可以减少教材页面颜色的燥光污染,增加预防近视的功能。视杆细胞在绿色光波长范围内出现极大敏感值( [英]p.博雷尔著《光化学入门》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因为绿色光波进入眼内玻璃状体后易被散射,而黄色光波进入眼内可以直接穿过玻璃状体刺激视锥细胞,所以人眼对黄色纸面的光波敏感度特别高而易受到烧灼。据悉,新版作业本内芯是防近视的黄色纸张,如作业本过于靠近眼睛,眼球便有发胀感。
预防近视的经验
在看不同距离、不同亮度的事物时,人眼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以使得在各种情况下,照在视网膜上的图像尽量清楚。青少年近视的本质是眼部肌肉的调节功能衰退了,导致远处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可见,要预防近视,就必须避免眼部肌肉过度紧张从而导致其调节功能衰退的现象。那么,如何避免过度用眼的情况呢?
合适的环境光线亮度
在大多数情况下,视力下降和光线不佳(太亮或太暗)有关,特别是在用眼强度很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环境光线照度不合适。很多时候光线太暗,也有时候是光线太亮。虽然,国际上和中国对于不同室内场合的光线照度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3-4] (如在书房内读/写的照度>300Lux),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对于保护视力的帮助不是那么直接,因为一般人没有那么多关于环境光线照度(亮度)和人眼视觉的知识。
通常,光线不合适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所处环境内的光线本身不合适(如太亮、太暗、眩光等);二是由于身体姿态(如坐姿或头姿)不正确挡住光线,让本来合适的光线照到目标区域时变暗了;三是光线会快速变化(如早晚的阳光,多云天气、或阴/雨变化时的自然光)。另外,不同用眼场景对照度的要求不尽然相同。还有,即使照度相同,人眼对不同光源(如自然光和电灯光)的感觉也很不一样。因此,普通民众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确不容易判断光线是否合适。
近距离用眼姿势是影响近视眼发生率的另一个因素。近距离用眼时,身体应保持静止状态,坐姿端正,书本放在距眼睛30cm左右的地方。乘车、躺在床上、或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眼的调节负担,增加眼外肌对眼球的压力,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长时间的不良用眼姿势容易引起眼球的发育异常,导致近视眼的形成。应端正看书写字的姿势,看书写字的姿势不端正,时间长容易压迫某一边的眼睛,引发假性近视,写字时,光线最好从左前方照到书本,以避免写字时光线被右手挡住。
看电视时注意高度应与视线相平;眼与电视的距离大于荧光屏对角线长的5-6倍,且室内应有一定的背景光。
缩短近距用眼时间
除病理因素外,大部分学生的视力下降是眼睛调节机能的减退。在不佳的环境光线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发生近视、近视加深的主要原因,应尽量避免。通常,近距离用眼时,隔45~50分钟休息10~15分钟。休息时应远眺,此外,如感觉眼睛不适,应立即休息。
增加户外活动
多一些户外的活动/运动,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还可以帮助放松眼部肌肉/神经,其对视力保护作用不言自明。
减少蓝光辐射
手机、电脑、电视、以及数码产品的LED屏幕中有高能蓝光[5] ,蓝光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可见光,过长时间照射对人眼有害。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要尽量缩短看屏幕的时间,最好在屏幕上贴上防蓝光膜进行防护。
导致近视的原因有多种情况(光线不佳、近距离用眼姿势/时间不适等),万一已经发生了近视,应该尽快分析原因并设法纠正,而不是急着配眼镜,更不该盲目去尝试各种“快速”治疗仪,否则会耽误恢复视力的机会。只有找到并排除近视的诱因,才能真正保护视力。
多方参与:
1、社会的预防:当今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太高,知识的更新又很快,所以给学生增加了许多不合理的、额外的负担,从而导致了近视率升高,这是一个极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所以需要社会的支持,使孩子在眼睛发育过程中相对轻松一点。
2、学校的预防:首先是环境设施:教室要宽敞明亮,黑板和学生课桌面的光线照度要符合国家标准[6] (可用护眼光度笔来监测);灯光分布要科学合理,桌椅高度要适宜,书本纸张不应有反光等。其次,学校的用眼教育:定期开展视力检查,加强用眼卫生的教育,督促学生认真做眼操;最后,减少作业量,另外应定期更换座位,左中右轮转。
3、家庭的预防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是灯光照明,根据国家标准,读书时照度以不低于300Lux(勒克斯)为宜,如果自己用眼睛无法判断,可以用护眼光度笔对光线亮度做些测试。
(2)培养正确的用眼习惯:看书坐姿端正,眼睛离书本约1尺,看书45-50分钟左右应休息10-15分钟,避免趴着、躺着看书,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眼睛离屏幕距离是电视屏幕对角线的5-6倍为宜。走路或者乘车不要看书,由于坐车的时候不稳,书本和眼睛距离不断变化,会大大提高眼部肌肉的调节幅度和频率,易造成眼睛疲劳。因此,看书时身体一定要保持静止状态。
(3)提供全面的营养:孩子的食品,既要有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又要有一定量的糖、蛋白质、脂肪,如肉、蛋、奶等,因为眼睛的健康来源于全身的健康。
4、自身的预防:孩子自身要有预防近视的观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做到劳逸结合,远近兼顾;自觉做眼保健操,消除眼肌部分疲劳;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偏食,不挑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预防误区
1.裸眼视力下降即度数加深
在医院预检处检查孩子裸眼视力下降时,孩子的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哎呀,你的度数怎么又长了啊”。
误区:裸眼视力不能作为近视度数高低的标准,更不能以裸眼视力来衡量视功能的好坏,而应该以矫正视力的好坏作为衡量依据。
检查裸眼视力时,眼球应该处于自然状态,这样查出的视力才真实。但不少青少年有屈光问题后长期不戴眼镜,养成了一种眯着眼睛看东西的坏习惯。眯眼是人为加强眼内肌肉调节,使视线集中起来,暂时性提高视力的动作,但已经存在的屈光问题,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2.幼时视力越好越不会近视
误区:年龄越小视力越好,长大了才不会近视?正常情况下,婴幼儿出生不久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发育逐渐趋于正视。儿童在学龄前视力未达到正常标准并不意味着异常。超过了自身生理范围的屈光状态,儿童视力发育过快,可能反而更容易加速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只要明确各年龄段儿童的正常视力与屈光度数,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要过早干预,每三个月,尽量不超过半年,定期复查视力及屈光状态。
3.散光眼治不好
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会有一些散光,因而,100度以内的散光是生理性的,通常不会明显影响视力。但如果散光度数偏高,则会引起相应的视物不清和疲劳症状,需要在验光师的指导下配适当度数的散光眼镜。配戴散光镜看东西,开始时可能会有些不适应,因为通过散光镜看到的东西有些变形,度数越高越明显,但坚持戴镜是可以适应的。一般说来,生理性的散光随着发育会有所改善,但超过生理范围通过纠正,有可能恢复一些,完全恢复比较困难。
4.超高度近视就是病理近视
高度近视指600~900度,超高度近视指900度以上。高度近视又可根据是否有眼部改变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性高度近视,其近视度数高,发展到一定时期可稳定,眼部没有严重的改变;另外一类是病理性近视,是由疾病或遗传因素引起的,与用眼疲劳无关,近视度数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加深,可高达2000度以上。即使戴眼镜也难矫正到正常视力,还可能发生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系列并发症。病理性近视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眼病,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5.只要放松调节就能治疗近视
近几年市场出现很多类型近视治疗仪器,其设计原理不外乎松弛调节或应用某种方式刺激眼部以求改善睫状肌功能。而实际上遗传与环境是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调节因素在引起近视中所占比例很小,并且以调节不足为主。另外,仪器设计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并没有客观依据,在衡量疗效时又都是以视力为标准,而影响视力检查的因素又很多,例如睁眼与闭眼、用力调节和随意调节等等都可引起视力的变化,因此也就没有一个能客观准确评定仪器实际效果的方法。
保健与营养编辑
眼的保健
保健法
1、眼珠运动法
选一安静场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 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9圈。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总共做4次。每次转动,眼球 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神。
2、眨眼法
头向后仰并不停的眨眼,使血液畅通。眼睛轻微疲劳时,只要做2~3次眨眼运动即可。
3、热冷敷交替法
一条毛巾浸比洗澡水还要热一点的热水,另一条毛巾浸加了冰块的冷水,先把热毛巾放在眼睛上约五分钟,然后再放冷毛巾五分钟。
4、眼睛体操
中指指向眼窝和鼻梁间,手掌盖脸来回摩擦五分钟。然后脖子各项左右慢慢移动,接着闭上双眼,握拳轻敲后颈部十下。
5、看远看近法
看远方三分钟,再看手掌1~2分钟,然后再看远方。这样远近交换几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劳。试试吧!
6、眼呼吸凝神法
选空气清新处,或坐或立,全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徐徐将气吸足,眼睛随之睁大,稍停片刻,然后将气徐徐呼出,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连续做9次。
补充营养
1. 蛋白质:
就巩膜来说,它能成为眼球的坚韧外壳,就是由于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构成很坚固的纤维组织。巩膜虽有一定的坚韧性,但在眼轴前后径部位仍比较弱。肉、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全部必须氨基酸。
2. 钙:
钙是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也是巩膜的主要构成成分。钙的含量较高对增强巩膜的坚韧性起主要作用。食物中牛骨、猪骨、羊骨等动物骨骼含钙丰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他如乳类、豆类产品、虾皮、虾米、鸡蛋、油菜、小白菜、花生米、大枣等含钙量也较多。
3. 锌:
近视患者普遍缺乏铬和锌,近视患者应多吃一些含锌较多的食物。食物中如黄豆、杏仁、紫菜、海带、羊肉、黄鱼、奶粉、茶叶、肉类、牛肉、肝类等含锌和铬较多,可适量增加。
4.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虽然人体对它们的需求量很小,但它们在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用食疗方法治疗近视时,应适当多补充些维生素A、B1、B2、C、及E。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蛋、奶、肉、鱼、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
5.补肝益肾的食物这些食物主要有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蜂蜜、虾、鱼、肉、蛋等。
电脑设置编辑
1、调节窗口颜色
桌面->右键->属性->外观->高级->项目选择(窗口)
颜色1(L)选择(其它):将色调改为85、饱和度:123,亮度:205。->添加到自定义颜色->在自定义颜色选定点确定->确定[7]
2、调节网页颜色
打开浏览器->点击“工具”->点“INTERNET”选项->点右下角“辅助功能”->勾选“不使用网页中指定颜色”。再点确定退出。这样简单的几个步骤后,所有的文档都是非常柔和的豆沙绿色,就像高中时候用的那种防近视书一样的颜色。这个色调是眼科专家配置的,能避免眼睛过度疲劳。[7]
3、在电脑屏幕上贴一张黑客防蓝光保护膜,避免视网膜细胞受到蓝光伤害,造成近视等实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