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的心态育人 张九菊
发布时间:2012-12-19 16:02:14 来源:
以研究的心态育人
济源市实验中学 张九菊
问题学生的出现严重影响到班级的秩序,问题学生给班级带来的负面作用任何一个班主任都很清楚。根据现行教育法,学校不能开除他们,不能体罚他们。他们看见老师可使用的对他们处罚的手段越来越少了,他们因而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破坏力也是越来越大。很显然,不能解决班级中的问题学生必将给自己班级带来很多的问题。我认为要研究这样一些问题学生一定要注意结合家庭因素,要从学生心理上寻找突破
他叫小驰,是我班男孩当中个子最矮的一个,他有时趴在桌子上看课外书;有时两腿跪在凳子上;有时又在抽斗里翻东西;有时偶尔也听三两分钟的课;时不时还和同桌吵嘴。同桌常常来告他的状,组内的其他成员也来打他的小报告。
开始我耐心的教育他,当着我的面,他好似知道自己错了,可回到位置上一切照旧。有一次他没有完成作业,我狠狠地惩罚他一顿,借此让他知道我的厉害,同时也好让他长长记性,当时他哭了,我心中暗想;“这回你总该长长记性吧!”这回我又失败了,教育毫无效果。说句心里话,我真有点怕小驰,不是怕他对班级的管理带来不便,而是害怕他有一天会出“大事”,他的眼睛流露着冷光,要知道他才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应是天真烂漫,而他……最后我只好让他把家长叫来。他妈问我孩子犯什么错误,我平静的说:“您的孩子上课不听课,而是看课外书,我已经教育过多次,但孩子不听,只好把您请来聊聊。”他的妈妈很生气,并说了他几句。此时的小驰无动于衷,低着头目光呆直。我把小驰拉到我的身边轻声的问;“你能告诉老师你为啥不听课?”小驰不语。只要小驰不说话,我就很难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小驰你说吧,我、你的妈妈都不会批评你,我们只是想知道你的想法,早晨我都给你说过,喜欢看书是一个好习惯,有好多的家长想培养孩子喜欢看书的习惯都没有成功,你喜欢看书,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羡慕的习惯,老师从心里为你高兴!但要选择看书的时间?你知道上课看课外书是错误吗?”“知道”“那为什么还上课看呢?”“上课无聊”听到“无聊”二字我顿感浑身发冷,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真是太可怕了。“无聊可不是你应该有的感觉,那是七八十的老人有的感觉,我现在都感觉不到无聊,在学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放学回家给孩子做饭,我都感到很充实,就连批评教育你我都感到很有意义。在学校上课你感到无聊,星期六、星期天你都做什么?”“打打电脑或与小伙伴一起玩”“你感到无聊吗?”“和朋友在一起玩不无聊。”“你喜欢玩电脑吗?”“一般”“看得出你是喜欢交朋友的”小驰听到我说交朋友,他哭了。“老师,在班里我没有朋友,他们都不跟我玩。”“你小学都有好朋友,我相信,在咱们班您也一定能找到好朋友,初中的孩子更明是非,更容易交朋友。只要你改掉上课看课外书的坏毛病,认真听讲,老师多表扬你,同学们就会羡慕你,和你主动交朋友,相信老师,相信自己,只要你变得优秀起来,你一定会有好朋友。让我们拉钩,一起努力!”
下午的课,小驰真的没犯错误,第二天他积极地参与回答问题,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他听课认真,并让学生给他送去一片掌声。同时,借助校信通向家长发贺信,我想抓住机会造一些声势,用积极地东西占领孩子的内心世界。
可是这样的好景不长,小驰只好了两天又回到了从前的他,上课不听课,有时看课外书、有时双腿跪在凳子上、有时上课把鞋脱掉……,总之,搅得周围的人不得安宁,组内的其他学生都是怨声载道,来我面前告他状的连连不断。这时的我并不生气,我深深意识到帮助孩子改掉一个毛病是一件不易的事,更需要方法和持之以恒的教育。对于小驰,我倒有几分的高兴,我毕竟看到小驰有两天好的表现,看到他思想的松动,这为我今后成功教育他提供了契机。
真对小驰犯错反复的情况,我把小驰的位置调到讲桌的旁边,利用与教师近的优势好好约束一下他,经过尝试,这种方法没有效果,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小驰的组长主动要求让小吃驰回小组内。我很高兴,趁机说:“小驰,你的组长接你会组内,并愿意与你交个知心朋友,你愿意吗?”小驰很高兴,他笑了。看得出小驰太孤独了,他非常渴望能有个好朋友。随后的三周里,我经常在课上、课下表扬小驰,多次对小驰的新交朋友李泽说说小驰的优点,希望这一对朋友能深交下去。
教育孩子光靠学校的力量还很不够,我又动员小驰的妈妈参与教育之中。通过和家长细谈,才发现家庭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主要表现在:1、家庭教育的不统一。2、溺爱,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针对以上两点,我给家长一些合理建议:“对于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四人要达成共识,对孩子教育有不同的意见时,要私下商量解决,决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各说一词,孩子一旦犯错,一位家长批评,其他的成员决不袒护:召开一周一次的家庭会议,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享受平等的待遇,参与事物的决策、做家务要一视同仁。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责任心。
具体做法:1、实践锻炼与美好体验相结合
马卡连柯曾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实践之后才有体验和感悟,才能“养”中育情,以情促“成”。
家长要想尽办法让孩子在行为的同时有正确的体验,如孩子帮妈妈洗碗,在洗碗的过程中,如果家长不引导,孩子可能只体验到满手的油腻,很不舒服,以后或许不愿再洗碗了。但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这一行为进行即时表扬:“哎呀,不怕脏、不怕累,真棒!”孩子就会从妈妈高兴的情感流露中体验到一种快乐和满足,如果这种快乐与满足超过了洗碗这一行为中的痛苦,孩子今后还会持续地做出帮妈妈洗碗的行为,并可能进而发展成为勤劳的好习惯。
2、自我控制与履行协议相结合
习惯培养需要孩子的自我控制,但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这就需要一定的约束,因此家长必须把自我控制与履行协议结合起来。与孩子制定一个亲子协议。有了协议,就有一定的约束力,就有奋斗的目标。
亲子协议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确定目标,规定监督方法,确定行为有效期,确定奖励和处罚的规定,契约双方签字。制定亲子协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家长以身作则,自己要认真执行协议,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
◎协议的内容要简单、具体,便于执行也便于检查。
◎协议的标准不要太高,应该让孩子努力就能达到。即“伸手摸不到,跳一跳能摘到”。
◎制定了协议就要执行,中心环节就是检查,家长和孩子要互相监督、互相检查。
◎要有奖惩。
因为心有所想,每天我都向小驰投向我的微笑,用期盼、赏识的语言与他交流。我在观念和行为上弱化对小驰的消极暗示,在语言交流或其他方式的接触中,减少有可能强化他将自己定位为“坏孩子”的机会,更多地把他看作“普通孩子”而不是有“历史污点”的、屡教不改的“坏孩子”。同时,适当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教育,让同学们多与他交往,帮助其改正错误;认真听取小驰对自身问题的解释,对于具体的问题应给予合理的、实际的帮助,并帮助他在学业上取得进步,培养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坚信:小驰不是“坏孩子”,这种认识上的澄清与转变是教育好“问题学生”的关键。变了,他天天都有变化,一年后的小驰变成了一位合格学生。
对于问题学生,转变一种心态,以研究的思想来对待,就会感到:“处理问题学生也同样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自己的能力也随着处理问题难度加大而不断提升。很有成就感,”
上一篇:我 的 梦 冯永生
下一篇: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 李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