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研修团队 > 正文

让双手成为智慧的老师 苗根生

发布时间:2012-03-01 09:43:36   来源:

 

——读《给老师的建议》之《劳动和智力的发展》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与智慧的结合是智力情感的首要的源泉。”这使我想起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作的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看来,中国和苏联两位大教育家对于劳动与智力的发展有着相同的认识。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呢?
一、开设专门的劳动课
苏氏认为:“学校生活的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活动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起来。”而劳动课的开设则可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种兴趣要求,另一方面,真正实现了“劳动和智力生活统一”。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品质,也促进了智力的开发。
二、组建课外兴趣小组
苏氏说:“没有这些使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充分发挥的课外小组,就既不能设想有真正的智育,也没有情感和审美的教育。”看来课外兴趣小组的作用真的不小,他们学校也组建了不少这样的小组。当然,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组建一些诸如科技制作、花卉养殖等小组,让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使学生的空闲时间充满具有重大精神意义”。
三、利用课堂,让学生多动手
动手是发展思维的体操。俗话说:“心灵手巧”,而对孩子来说,则是手巧心灵。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有不少动手操作的机会,如美术课上的涂涂画画、剪剪折折,理化生课上的小实验等。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我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日常劳动意识
在劳动实践中,也有许多内容属于生活常识、生活技能的,课堂上一时无法实践的,或在课堂上人人参与实践比较困难,但对于学生的生活非常有用,则可以延伸到课外,作为家庭实践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这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学生在家庭中多做家务,以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运用自己的智慧来生存的能力。如: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桌,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让学生整理家里的衣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总之,“学习和劳动的结合,就在于干活时思考和思考时干活。”通过劳动,开发智力,让双手成为智慧的老师。

上一篇:《妈妈不生气孩子很争气》郭晓燕
下一篇: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 李登新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