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研修团队 > 正文

《生活中常见的盐》(贾恩娣)

发布时间:2010-04-26 17:29:49   来源:

课题2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堂实录)

实验中学 贾恩娣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备课时间;3.15                      上课时间;3.16

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掌握盐的化学性质,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掌握CO3-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掌握CO3-检验方法。

重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教法:演示实验、讲解分析、归纳总结等

学法:观察分析、讨论交流、练习等

教具:稀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澄清石灰水、试管等

教学过程: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盐,生活中蒸馒头用的碱面是碱吗?有些物质的俗称我们要知道,下面考考你。

课件展示

师:你能说出下列物质的俗称并写出化学式呢?

学生思考

1: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化学式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3:碳酸钠俗称纯碱

师:谁来补充?

生:还可以叫苏打。(学生2分钟记忆,师强调易错点)

师:请练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在练习本上完成。

生:上台板书

师:水和二氧化碳是什么物质分解而成的?

生齐答:碳酸。

师: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那么,请思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能否和盐酸发生反应呢?

演示实验: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学生辅助,观察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有大量气泡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生成有二氧化碳。

师:请把现象填写在书中的表格内,注意描述要准确。

师:大家再来观察一个实验。       

演示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注意做好记录。

生:有大量气泡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能否和盐酸反应呢?请大家试写出2个化学方程式。

师:对比以上三个方程式,反应物组成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有碳酸根离子。

师: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这两种离子都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请设计实验证明鸡蛋壳里含有碳酸根离子。

(让学生设计实验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强调重点)

生:用盐酸和石灰水

师:是不是只要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就能证明呢?

生:不能,活泼金属也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课件展示结论: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生:记录结论

师:请归纳这几个反应的规律

板书:盐+酸→新盐+新酸

师:前边我们还学习过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演示实验: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石灰水。

师:先观察反应物的颜色,反应后有什么现象?

生:白色沉淀。

师:能不能写出化学方程式?

生写方程式。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2个方程式有何共同点?从物质的类别上分析。

生:都是盐和碱反应反应生成了盐和碱。

板书:盐溶液+碱溶液→ 新盐+新碱

师:应该提醒大家,盐和碱反应时,必须是溶液与溶液之间才能反应。

师:我们再来观察前边的几个反应,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讨论,交流。

师:都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种类型叫做复分解反应。

课件展示:字母表示式和定义。

师:复分解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规律,渗透科学方法,方便今后的学习和复习)

生讨论: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是不是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生写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交流。

师:那么是不是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课件展示),请大家阅读教材最后一段。记忆一下

师:对比上面的反应,分析它们之间为什么能反应?

生:有沉淀、气体、水生成

:如何判断一种物质的溶解性呢?请看课本109页溶解性表

生:查几种物质的溶解性

课件展示碱盐溶解性规律口诀。

师:分析物质的溶解性,补充7种常见的沉淀

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活动与探究表格1,能反应的要写出反应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师生交流,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这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溶解性规律一定要记熟。

布置作业:课本82页第4题

教后反思: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旧知,归纳出盐的2条性质,新知的学习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学生能说能写的教师尽量少包办,由于教学内容安排偏多,学生对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的活动与探究时间太紧,任务未完成。总体感觉是整节课内容有点乱,重点讲得太仓促。今后教学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安排教学内容,不要追求安排的内容面面俱到,必要时可以把部分内容调整到下节课学习,多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最重要。


上一篇:换种方式,天蓝水清(李莉)
下一篇:我校参加市第二批名教师选拔笔试试卷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