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研修团队 > 正文

八年级数学《作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 郭佩佩

发布时间:2011-10-10 13:51:51   来源: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上课的主题是《轴对称图形》,从字面上看,很容易看出,今天我们上面的主题是什么?
生:作
师:作什么?有什么特征?
生:作轴对称的图形
师:好,我们一起观察一下展示的左手印和右手印,看有什么关系?
生:成轴对称
师:PP1与m有什么关系
生:点和点关于直线对称
师:这个提法很新潮,你们还有别的想法吗?(因为是线与线的关系)
生:应该是它们是互相垂直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下一组图片
(观察它的一些变化,引出一个新的定义)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定义---轴对称变换
大家一起齐读,理解、记忆一下
师:继续看图,让学生由小鸡的变化,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一些性质
(要求学生理解、记忆)
师生一起总结对称轴是任何一组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的是认识轴对称图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已知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怎样做出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首先,我们先找这个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看看,你有什么感觉没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一起感受这个过程。
(在转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学生的作法五花八门,然后在黑板上给学生讲各种优秀的以及不好的做法,让学生通知这些作法一起感知正确的作法。)
师:做完了吗?通过刚才的观察,我发现了,许多同学是这样做的,直接在这边用三角板截取,那么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生:可以用圆规截取
师:哦,这样是不是很方便啊,你们真是太棒了!
那你们学会了吗?看懂正确的做法了吗?
生:学会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难证一下吧。下面我们来作一下线段AB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
(在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找对称点的时候,画的是实线,截取后的痕迹擦掉了。)
师:作完了吗?
生:作完了。
师:在刚才老师转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有以下几个问题:发现学生在找对称点的时候,画的是实线,截取后的痕迹擦掉了。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避免,留下最完美的作图。
(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更正。)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好多同学都会做了,那我们再最后来难证一下,好吗?
我们一起来做三角形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一定要找准方法,做好,好吗?
学生们开始忙碌的做起了刚才的练习。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这个做图,我们不妨一起来总结一下做图的方法:
1、         找特征点
2、         作垂线(虚的)
3、         截取等长(用圆规,截取后的痕迹不要擦)
4、         依次连结
好,大家总结的很好,我们不妨一起来理解记忆一下吧。
师:下面的这道题是我们今天布置的第一道练习题。把题抄到练习本上,下去自己做。
师:通过这些作图,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做几何图形的方法。
生一起齐读。(通过齐读,让学生感受并理解记忆这个知识点。)
师:我们继续往下来,
这些图,你陌生吗?
生:不陌生,昨天晚上刚见过。
师:对,这是我们昨天晚上预习的作业,你做了吗?给老师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通过这个检查,让学生对刚才的知识进行巩固、理解。)
师: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大家请一起看。(引入最短距离)
对比一下这个图中的两个不同的点,看一下,建在哪个点的时候,路线会更短一些?为什么?
师通过板示让学生感受这个差别。
师:你能在图中看出有哪两条线段相等吗?
师:你能看出哪三条线段等于哪两条线段吗?
师:如果我换了一个位置,那么现在的路线和原来的路线,我用两种不同的颜色的粉笔给大家区分一下,你来看一下,你认为哪条路线会更短?为什么?
通过让学生给出理由,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红色的路线更短,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大于第三条边。
师:我们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你学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生:
1、了解轴对称变换的定义
2、知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3、会做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4、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总结的真好,很到位,希望你们能通过这节课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好,下课。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第十二章轴对称的第2课时,作轴对称图形,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得到的图形,能够利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轴对称后点的坐标变化的特点。这些基础知识在本节课,我都做了重点处理。我认为本节课,最成功之处就在于每次处理这些定义的时候,我都有意的重点提醒学生去理解记忆;第二、动手做图方面,一直强调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去做,而且要求学生每个图都能够独立的去进行,这些都应该是我们本节课的优点,但是,我觉得本节课的缺点也不少,如:1、没有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去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图案2、没有把作图的难度加大,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些最基础的图形的变形。总之,通过本次活动,我觉得我有收获,希望类似活动可以多多进行。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特性说课实录 段林艳
下一篇:物理 《力》课堂实录 周莲花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