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声音的特性说课实录 段林艳
发布时间:2011-10-10 13:52:11 来源: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段林艳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师:电视上经常看到模仿秀的节目,模仿者演唱一些著名歌星的歌曲,如果不看画面,我们感觉就是这个著名的歌手在唱,可是一看,却是另外的一个人,那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他模仿的是歌手声音的什么特色呢?要想知道这个答案,就一起来学习本节的内容吧!
(在上节的学习中对音调和响度已经有了比较深的印象,所以这节课主要任务放在对音色的认识和对音调、响度、音色的对比分析和区别认识上)
二、自主学习,明确目标
师:我们先看课本上相关内容,对照预习提纲看能找到那些问题的答案。
生:对照课本,进行自学音色部分内容。
师:音色怎么定义的呢?与什么有关呢?谁能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回答音色定义。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师:教室门外有人喊报告,我们没看到这个人但是就凭声音就知道是咱们班的同学。这是因为什么呢?
生:音色不同。
师:那俗语说“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为什么呢?
生:音色不同。
三、合作交流、互动释疑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对声音的三个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同学们到底掌握的怎么样呢?现在我们要进行当堂的测试,大家看手里的试卷,从第一题到第六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生:自主完成试卷。
(在这个环节中,师在教室中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做题过程中的问题。但是心里总是对初二学生不放心,总想能把学生的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所以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自己忍不住要说话,可能这样做把学生的积极性都给调动起来了,但是对于那部分因为不会做而没有思路的同学来说,这些话就变成了一种干扰,他们感觉紧张得不得了,题目也干脆不做了,就在等着测试结束老师讲解答案。看来有些时候自己关注的是有点多了,以后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
师:同学们做的怎么样呢?现在找个同学来把答案对一下。听听你做的能不能全对。
生:对于第3题和第6题,觉得还是有疑惑。
师:现在我们先自己分析一下,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你的意见,我们看哪个小组能把这两个问题给大家解释清楚。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
四、精彩点拨、重难突破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对这两道题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对音调和响度的区别理解的也更深了。音调是与频率有关的,而响度是与振幅有关的。音色又是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的。而声速是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的,它与音调、响度没有联系。遇到像第6题类的题目时,一定要记清楚它们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
五:课堂小结
六:今天我们的作业是卷子上剩余的题目。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完成,考验自己对声音三个特性的认识。
(课后反思:这节课相当于是节复习课,教学目标重点放在对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和认识上。由于刚接触物理,有部分学生一下子不适应,所以在课堂上我主要精力放在对全体学生的认知层面上,放慢了语速,多了鼓励性的语言和眼神,就为了让学生在一开始能对物理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跟上进度。但有时自己又说的过多了,干扰了学生的思维和做题。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及时进行改进。对声音这三个特性学生们总是感觉不很清楚,在下节课的教学中还要留出时间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再复习,要再通过典型问题的举出,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上一篇:七年级数学 相反数课堂实录 孔东艳
下一篇:八年级数学《作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 郭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