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研究 > 正文

“赏识”——我的法宝

发布时间:2009-11-05 11:08:17   来源:

     “赏识”——我的法宝

                 ——我的成长故事

济源市实验中学  马海燕

 

前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舞蹈队。为庆祝教师节的到来,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舞蹈排练。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训练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训练的苦与累,而是教练的评价。教练轻轻的一句“说多少遍了,你这个动作怎么又错了!”,我顿感到无地自容,心情一下坏到了极点,心里想“不练了,这么热的天,还不如回家休息去”,真想放弃;而教练不经意的一句“看人家海燕,入队比你们晚了好几天,但接受能力很强,看两遍就会了,并且还做得很到位。”听到这些表扬的话,心里一连好几天都会很高兴,训练时会更认真,更钻研。

由此我想到,我作为一名从教十多年的教师,还会有这样的想法,更何况那些涉世未深的学生呢?当他们听到老师批评的言语时,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我下定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和语言,尤其当学生犯错误时,决不可以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批评了事,而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教学中要多鼓励少批评,甚至不批评,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他们希望,期望他们能越走越好。

学生是流水,老师是岸。送走了一届学子又迎来了一群新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的化学老师。新的学期、新的团队、新的面孔、新的集体,今年我新接了四个班的化学课,我决心从这届学生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对学生要像对待自己7、8岁的孩子那样,多些耐心,多些关爱,多些谅解,多些期盼。

我是这样想的,在教学中也是这样做的。记得有一次化学课上,我发现三班的赵青同学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是趴在桌上睡觉。课堂上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将他叫了起来。下课后,我把他留下来了解情况。原来是在一次化学课上,他一直说话,我说了句气话“再不好好听课,以后就不管你了,作业也不用交,交了也不给你改”。就是这句话,使他和我较上了劲,于是就有了上课睡觉的一幕。我回想以往的课堂中,赵青同学只要稍一注意,就能学到许多知识。可见他是个聪明且接受能力很强的学生,只是学习习惯不太好。

此时,我才发现可能是前几天话说重了,伤了他的自尊了。于是我真诚地向他道歉:“是老师不对,因为一时生气,说的话有点过激,你可别介意。”同时,我问他:“你有没有不足之处呢?”他低下头,红着脸承认了自己的不足。我及时给他鼓励:“你只要改变坏习惯,认真听讲,一定会很快进步的!”在我的鼓励下,他现在已经能做到化学课上不再打盹,也能很认真地完成作业,成绩也在不断提高中。此后,我继续将他积极向上的一面进行放大,乘胜追击,对他课堂中那些精彩的表现,一一给予肯定。人性有其必然的弱点------哪个人不愿被赏识呢?更何况是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却成了别人被放大了的赏识点。但是,夸奖也要有技巧,要令人信服,廉价的、泛泛的夸奖只能给人以虚伪之感。另外,细致地观察、精心地发现才能真正走入学生心中,才更易与他们达成共鸣。

夸着、捧着,就这样,在我的心里和学生的心里不断扎根了这样的一个美好印象,而且趋利避害的本能决定了没人愿意去打破这个美好印象,都会竭尽全力去维护它、发展它。

我要坚持“赏识”我的学生!我相信,这个“绝招”会使我的课堂更轻松,更高效。我相信,我的做法定能获得更多的意想不到

                                                                                 (本文荣获2009年市教体局举办的"我的成长故事"征文大赛一等奖)

 


上一篇:宽容——美丽的心灵之花
下一篇: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材料基本格式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