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研修团队 > 正文

郭金花 一元二次方程的课堂实录

发布时间:2011-10-19 13:47:27   来源: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复习(1) 
:上课
:老师好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用,在应用题中,我们经常见到数字模型,这张是一元二次方程,我们经常见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字模型,把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进行解决,呢么,这类应用中,我们可以分为几类,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数字类和面积问题。第一类,数字问题。咱们提到数字问题,就想到,连续整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呢么,连续整数具有什么规则呢?
: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一。
:好,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一,用符号来表示一下,比如说,第一个数字用什么,第二个数字用什么
:一个数为n,第二个数为n1,
师:第一个数为n,呢第二个数为n1,好,这是连续整数所具有的规律,呢么连续奇数呢,你可以自己举个例子,然后再用符号表示,谁和谁是连续的奇数,
生:nn2
师:顺次大几呢?
生:顺次大2
师:好,请坐,还有谁具有这样的条件呢?
生:连续偶数
师:好,连续偶数。呢咱们连续奇数看一道题,报纸拿出来,第一题,这节课我们是主要运用二元一次方程,它呢比较直观,我们来吧特点放到第一个题上,找个同学来说下,你列的第一个方程是什么?
生:x(x1)=51
师:跟你们的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师:这道题求的是连续整数的积,呢么这个方程是x(x1)=51,我们刚才说像1,2,3是连续整数,呢么-1-2-3,是不是连续整数呢,
生:是
师:呢么说,连续整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这是第一个,我们列出的方程,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两个连续偶数的积是118,求这两个数是几,慢的同学只列方程,快的同学把方程解出来,列方程要选用合适的方法。
(学生做题,一生板演,老师巡回检查)
师:有些小组已经停下来啦,咱们研究一下,互相交流看用什么方法来做比较方便。
(小组讨论)
(停止讨论)
师:(黑板上同学的过程)看设第一个为x,则另一个为(x+2)。连续偶数的乘积168,刚才在下边转了转,看有同学用十字相乘法。我们看这个同学他用的方法,展开,然后看一次项系数为一二次项系数为2,(x+12=169,169开出来,然后得出了,一个是12一个是14.这种方法是比十字相乘法更简单的,所也说你要学会总结什么时候用十字相乘法,什么时候用别的方法当x=12的时候x+2=14,当x=-14的时候x+2=-12.所以答:两连续偶数分别是1214-12-14。这个解题过程相当完整,这个同学现在呢数学知识都上来啦,值得我们学习。这是数字问题,那么其他的的问题我们以后遇到的话,再研究
    下面,第二类数字问题。上边的是连续奇数连续偶数,下面也是很熟悉的两位数,两位数要表示的话,我们要先解决两位数的问题,首先你要知道如何表示两位数。比如说?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
生: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10
师: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10
生:不对十位数字是10b
师:为什么这样写
生:十位数字乘以10加个位数字不等于两位数。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个常见的数字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道经典例题: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九,而且这两个数字之积为他们两个数字之和的二倍,求这个两位数.
我们昨天也讲过一道类似的题,谁能上来挑战一下这道题?
(学生们积极举手,老师点其中一名学生上台写自己的答案与解题步骤)
:,大家抬头看黑板,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同学写的步骤是否正确.
:首先,字体端正,排版整齐,有解有答.很好,其次我们看看他的思路:先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9-x).第一部对不对呀?
:!
:那继续往下看,方程为x(9-x)=2(9-x+x),解这个方程得到x1=6,x2=3.
则十位数字(9-x)的值就有两个,所以这个两位数是36或者是63.
这道题谁做对了呀?做对的同学举起左手!
(学生们都高高的举起了左手)
师:好,小组之间把这些题讨论一下。会的给不会的同学在说一说,不会的同学主动问,先不要解,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在于列方程而不是解方程。
生:(小组讨论,互相讲解)
:数字问题我们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面积问题.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面积类的题有哪些.
:移动点的问题比较难,我们不太懂.
师:好的
:有关于面积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点在上面移动的问题,下面大家把《原创》打开34页,翻开书先思考两分钟,认真审题。
生:(仔细读题,认真思考)
师:请卢艺炜同学把自己的解答写到黑板上。
生:(上台)
师:玉婷你也试一试吧。
生:(上台)
师:这道题很简单,同学们不要把它复杂化。好,两位同学都写完了,同学们你们列完了吗?底下的同学们列完的举一下手。
生:(齐声回答)列完了,(纷纷举手)。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移动的题我们要搞清楚它在那一条边上运动就行了,大家说,点P是从点A向谁移动呢?
生:点B
师:然后点Q是从点B向点C移动,移动的速度不同,同学们说他们的速度是多少?
生:点P1cm/s,点Q2cm/s
师:要求△BPQ的面积的话,那就是1/2BP×BQ=8,那我们把这两条线段表达出来就行了,设经过X秒,那么BP怎么表示?
生:(齐声回答)6X
师:对,同学们很聪明。那么BQ呢?
生:2X
师:好,这样方程就列出来了,大家看看这两位同学列的对不对?
生:对!
师:好,你们太棒了。那这个方程应该怎么解简单呢?
生:因式分解。
师:好,同学们解一下。注意X和×要区分开来。同学们说X1X2分别是多少?
生:X1= 2X2= 4
师:哪个符合题意哪个不符合?
生:都符合。
师:那怎么验证符合不符合?李文豪你说一下。
生:()把两个解代入原方程验证。
师:他是通过代入原方程验证的。那我们说这个时间关系的应该怎么验证啊?
生:算X的取值范围。
师:应该怎么算呢?你来说一下。
生:(起立说)0X4
师:好,正确,请坐,我们就根据这个来取舍,所以两个解都有意义。
师:这一堂我们复习了两大块内容,一个是数字问题一个是面积问题。拿出刚才发的那张卷纸。两个问题,第一题数字问题,第二题面积问题。
;咱们没有听明白的同学,思路是么有达到那种程度,所以还需要努力。那这个方程就简单了。底是x,那高就是2-x.底乘高就等于1。这是报纸上有关单纯的面积问题。剩余的往矩形地里穿插道路问题,咱们都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平移。
师:平移到挨墙靠边的地方,那么剩下的面积很容易表示出来。这是咱们这节课的主要两大问题,一个数字问题,一个面积问题。下面呢,我们做一张小试卷检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第一题和第二题列方程,先做一二设未知数解方程。看五分钟能不能结束。现在开始计时。看那个小组做得比较好,哪一个同学单独做方程的能力比较强。
同学们在认真做题。
师:以组长为中心,把方程答案对一下。
同学在对答案。小组讨论。
师:还有疑问没有?下课组长给我抱一下你们组正确的人数。现在解方程。把第一个第二个给解出来。
同学在认真做题。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数字问题和面积问题。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学会模型的运用。
反思:
本节课复习了两大问题------数字问题与面积问题,针对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模型的转化,其中列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有时间再解方程。从形式上看,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小有成效。实际上,学生对解方程仍显生疏,还需要在解方程上下功夫。
 

上一篇:白世延《天净沙 秋思》课堂实录
下一篇: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课堂实录 实验中学 王清波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