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无道,诛暴秦”课堂实录
实验中学刘丰
一、组织教学
1、 复习提问
同学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后我将根据屏幕上展示的复习提问的内容进行抽查。
1、公元前_____年,秦王______陆续灭掉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_____。
2、秦朝最高统治者称_____。中央政府设____、_____和____。在地方推行_____。
3、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_钱;统一了____;统一文字,把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4、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实行_____。
(根据学生提问的内容,对一些问题重新进行记忆和解答。)
2、 导入新课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扫平天下。但是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只存在了15年就迅速灭亡了,这是为什么?
(让学生明白,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秦朝的暴政。)
二、自主学习
同学们,根据我大屏幕上所展示的内容自习阅读课文并找出答案,用铅笔在课本上将答案画出。
1、秦的暴政有那些?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意义.
3、西汉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
三、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同学们,给大家5—6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鼓励学生先用铅笔标出来,不要怕错。)
四、自学展示,教师释疑
师:同学们大家看大屏幕,我们先请同学们回答第一题
生:1、繁重的徭役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
2、刑法残酷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刑罚的种类繁多。
3、秦二世更加残暴,政治十分黑暗。
师:好,回答的不错。同学们,我们看大屏幕看每一项的具体表现?
师:秦始皇为自己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骊山陵墓,再加上修长城、修驰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赋税很重,刑法十分残酷。
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也是秦暴政的表现。
师:说得很对。秦二世的统治比秦始皇更加暴虐,。
(通过这些问题的讲解,让同学们加深对秦暴政的理解。)
师: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在秦的暴政的压迫下,必然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个问题。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意义.
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意义:1.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出示问题答案。)
师: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刘邦和项羽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着反秦斗争,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先进入咸阳,秦朝灭亡。你知道与巨鹿之战相关的成语吗?
生:知道。“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出示答案。)
师:我们下面看第三个问题,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生:公元前202年,长安,刘邦。
五.回顾知识,课堂小结
六、教后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本节课没有抓住最恰当的时机,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战争的经过、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看书并能说出来战争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语言的表述、提问的设计方面有待提高,局限于课本知识,没有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拓展。如分析刘邦项羽胜败的原因时,局限于课本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做全面的分析,后再重点强调主要原因是失民心。“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哪里?”“秦王朝存在是时间”这些问题也没有做详解,没有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年代。
3、在上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初一学生年龄特点,幻灯片切的过快,学生来不及记录笔记;其次忽视了板书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板书,没有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4、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重点知识的讲解做到到位、深化。
《伐无道,诛暴秦》课堂实录
济源市实验中学 连永强
一、 组织教学,
1.复习提问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第一环节我们还是进行复习上一节的内容。
(同学们根据复习提纲,复习上一节的内容。)
1、公元前_____年,秦王______陆续灭掉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_____。
2、秦朝最高统治者称_____。中央政府设____、_____和____。在地方推行_____。
3、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_钱;统一了____;统一文字,把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4、为了加强思想控制,_____。
五分钟后,学生进行默写。教师抽查一个组,其他的学生进行对改,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整改。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扫平天下。但是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只存在了15年就迅速灭亡了,这是为什么?
(通过两个时间的对比导入新课,有利于明白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完成任务。同学们一定要带着问题,读书,抓住问题关键点。
1、秦的暴政有那些?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意义.
3、西汉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
(学生自学教材)
三、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师:自学时间到。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有没有解决的请大家问我。
(学生开始在一起讨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室巡视,如学生有疑问,及时解决。)
四、自学展示,教师释疑
师:大家停下了,请同学们思考第一个问题。请这位男同学来回答。
生: 1、繁重的徭役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
2、刑法残酷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刑罚的种类繁多。
3、秦二世更加残暴,政治十分黑暗。
师:好,回答的不错。同学们,我们看大屏幕看每一项的具体表现?
繁重的徭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动手算一算课本P57“动脑筋”,然后媒体显示秦徭役示意图。并说其后果。赋税重。“赋”指按人口征收的税。“税”指按田地征收和税。“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呯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衣,食犬之食。”刑法残酷,媒体出示“铁钳、铁镣”之刑,死刑的就人腰斩,车裂十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人民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抓起来,就是两个人一起偷偷的小声说话,也会被抓起来。每年被秦政府判刑的达到100万人。秦朝时罪犯穿赫色囚服,由于被判罪的人多,以至于出现了“赫衣塞路”的现象。
(通过这些问题的讲解,让同学们加深对秦暴政的理解。)
师: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在秦的暴政的压迫下,必然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个问题。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意义.
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
意义:1.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出示问题答案。)
师:回答的非常好。好下面我们来看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刘邦带领农民起义军继续反击秦朝的统治。最终,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农民军推翻了秦朝。在这里有些成语故事你知道么?
生:知道。“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出示答案。)
师:回答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西汉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
生:公元前202年,长安,刘邦。
师:对。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通过学生的大声朗读,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内容。)
五.回顾知识,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请大家来看一下我们这一节课的重点学习的内容。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小结,见下图。学生看,教师讲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六、课堂演练,拓展延伸
师:请大家来看大屏幕上的这几道题。
生:学生依次完成。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点拨。)
教后反思:
今天我在七五班上了这节课,这个班的学生比较活跃,思维敏捷。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好。在这节课中,教学重点是“伐无道,诛暴秦”的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针对这一教学重点,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我又结合一些历史史实,拓展这一部分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秦朝灭亡后,秦末农民战争的性质。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我让同学们结合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刘邦推翻了秦朝,和后边的楚汉争霸结合起来,让同学去理解这一难点。在教学的重难点的处理上,也基本上实现了我预期的教学目的。
在这一节课上,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上,比较简洁,通过对比直接引入了本节课的主题。我的课堂结构设计上比较紧凑,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的各个环节,我处理的比较得当。在这一节课的拓展延伸中,我利用本课成语故事较多的特点,结合我们的地图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加以总结归纳,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也存在些不足。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中,我设计的问题有的有点难了比如说秦朝最高统治者称_____。中央政府设____、_____和____。在地方推行_____。学生回答的不太好。其次,在对学生回答问题后,没有做出及时的评判。在学生回答的好的必须要做到及时的鼓励,回答错误的要及时的批评指正,这一点我没有注意到。在本节课的课件制作上,字体的颜色有点花。不体现强调的内容,就不要用不同颜色,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在本节课的讲授中,我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对一些知识点挖掘的较深,但七年级学生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