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研 > 研修团队 > 正文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贾恩娣

发布时间:2012-01-08 09:22:19   来源: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解答化学计算题的能力,明确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格式.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大胆细心,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练习法。
教学过程:
师:提写化学方程式:1、高锰酸钾制氧气
2、红磷燃烧    3、电解水
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生:书写
(学生对方程式的书写最头疼,提写本节课要用的方程式为后面计算做铺垫。)
师:设疑引题,(课件出示)你能行
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生:计算,并分析含义
(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学生理解不透彻,而这部分是相关计算的关键。设计此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量比的含义。)
师:课件出示:
请算一算: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_____g氧气。
生:尝试计算
(学生讨论计算方法,这个“绊脚石”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师:引入课题
生:自学课本例1,讨论存在的问题。
师:出示简化过程,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
(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例题很基础,并且步骤分析很具体,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发挥小组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共同二次熟悉步骤,强调易错点,加深学生印象。)
生: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1、设未知数的质量时,未知数不带单位。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解题过程中具体数据都要带单位进行计算,题目中不涉及的量不写。
3、若题目中给出的量是体积,要换算成质量:m=ρv。
4、化学方程式中各量都是纯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计算时若是混合物要把杂质除去,代入纯物质的质量。
5、计算的结果不能用分数表示,还要带上单位。
生:对照注意事项,自学课本例2
师:出示辨析题
生:讨论找错误,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设计辨析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范格式,避免出现雷同的错误,强化了知识的掌握。)
师:课件出示例2、6.2g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氧气是多少L?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3g/L)
(相对原子质量:P:31   O:16)
生:计算,写出完整过程,一人板演。
生: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师:强调注意问题:当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物质的质量未知,可选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生:自主纠错。
(经过两个习题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规范的计算格式,所以设计例2增加了涉及体积的计算,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领: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生:理解记忆
布置作业:课堂练习、课后4、5题
教后反思:《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学生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后,具体感受到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作用的重要一课。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1.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论是引入,还是例题习题的选择,都创设了具体的真实情景,增强了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解决计算问题的欲望。
2.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层次性和发展性。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观察对比法,让学生先观察例题的计算步骤,然后自己动手实践,再对比交流,将感知上升为理论。特别是设计了一个辨析与改错环节,更是让学生加深了印象,产生了反思与冲击,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评价。
本节亮点:用多媒体重点展示了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求,用顺口溜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即讲即练,效果好。
 

上一篇: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王清波
下一篇: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董新苗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