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 > 聚焦课堂 > 正文

同课异构《讲评试卷》( 刘玉玲)(李银霞)

发布时间:2012-05-21 20:29:37   来源:

                                                                                          

讲评试卷课堂实录
                                                                        刘玉玲
讲评内容:2011年浙江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讲评时间:2012年2月13日
讲评班级:九年级九班
课堂实录:
一、课前交流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下。
师:同学们,你们关注过教室里的条幅吗?那四条中你最喜欢哪一条?
(生环视四周的条幅,小声说。)
生:用实力验证魅力,用行动创造奇迹。(异口同声)
师:看来咱们的心灵是相应的。我也最喜欢这一条,希望在这节课上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实力和行动去创造奇迹。
(课前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以激励,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让学生以最快的状态进入学习。)
二、提问导入
师:今天早上大家背了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不知大家背的怎样?
生:背会了。
师:很好。咱们让第四竖排的同学来展示一下。可任选一个人物。
生:我选的是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的朱光亚。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师:相当的熟练。他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
生:我选的是无臂钢琴师刘伟: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师:漂亮!一字不落。
生:我选的是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师:声音有点低,再高一点就会更好。
生:我选的是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阿里木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师:下一个同学接着补充下去。
生: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师:这样就完整了。在给一个人物写颁奖词的时候,我们应注意哪些事项?
生:人物事迹再加上精神。
师:看来大家都掌握住了写颁奖词的写法了。非常好。早上还背了《雁门太守行》,大家来齐背一下行吗?
(生齐背。)
师:大多数的人背的很好,还有几个同学不太会背,后天的早读一定要过关。
(对学生的评价有点简单,肯定的不够多,还需注意,应该从多方面给学生以评价。)
三、明确任务,小组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来讲评17套试题的的余下总分1—14小题。大家在假期中已有总分的同学对改过答案,更正过。但我们不能仅限于知道答案,还要知道为什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小给交流,由组长负责,不会的或有疑问的要提出来在小组内先解决,解决不了的呆会拿到班里大家共同解决。咱们看哪个小组交流的好,展示的好。
生:好。
师:组长要注意:1、要说出每题的正确答案,2、说出解答该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答该题目的关键。3、由该题目所想到的其他相关知识点;4、解答其他小组的同学对该题目的一些质疑。5、没改完错的同学不准参加呆会的展示,小组长在组织研究的同时,派上一名同学对未改完错的同学进行一对一帮助。以帮其彻底纠错。
班中展开讨论,学生先是以小组为位进行集体研究,然后分工准备,有的在板演展示内容,有的在研究解题思路,有的在帮助同组成员纠错。气氛非常热烈。
四、交流与点评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的激烈,讨论的效果的好坏要看大家呆会的展示。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好。哪个小组先来。
(第五小组要求展示。)
生:我们小组来说第1小题,由我来说。这一道题我们的意见都一致选B。因为能确定其中的音都是正确的,但其它项中有几个词语的音我们不能确定,想让大家来帮一帮。
师:大家看他们组选的答案对不对?
生:对。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能来帮一下他们的问题?
生:我来说。A中第二个词读piao,C中第三个词读qiang,D中第二词读yin。
师:你们组满意吗?
生:满意。
师:需要强调“剽悍”这词经常考到读音,一定要记住。
师:咱们来看一下第一小组的名句填空。大家看看写的怎么样。
生:错了一个字,“静影沉壁”中的“壁”应为“璧”。理由是:这句话的意思是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应是玉璧的璧。
(这一点,处理的不好,只是让一个学生上黑板板书,没有能从多方面来了解学生。只是让组长给看了看,究竟中间还有多少的问题,作为老师并不知道。以后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间,抽查一部分来看一看,不能仅凭这一个学生来谈全部。另外对易错的字应作以提示。)
师:说的好。不但更正了答案,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做题就应该是这样,既得知道是什么,还得知道为什么。
生:我们组来说第2小题。应选D,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排除法。理由是:A中“气充斗牛”中的“充”应为“冲”;B中“藉贯”中的“藉”应为“籍”;C中“穷困缭倒”中的“缭”应为“潦”。
师:说的真好。不但说出了理由,还说出了做这道题的方法。看来你们组讨论的很不错。
生:我们组来说第9小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的格式是:人物+事迹+结果。根据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来看,我们概括的主要内容是:意大利考古学家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的骸骨。
师:说的不错。有结果,有理由。看来你们组已掌握了做该类试题的方法了。
生:我们组来说第10小题。根据句式及结构,我们组的答案是:乐观的人,将失败当作垫脚石,一步步登上理想的高峰。
师:很不错。这道题的做法就是看句式和结构,运用修辞方法,写出相同句式的句子。
师:刚才大家讨论的都是基础知识与积累部分里的题,方法和关键词找的都非常的好,这部分里的其余题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问题了。
师:那我就挑两道题来找同学来讲一下。第3小题为什么选择A呢?说清楚理由。
生:我用的是扣除法。幽雅一词是用来形容环境的,句中则是音乐方面,用在这里不合适,所排除C和D,追述是指述说已经过去的事情,追忆叙述,而追溯则是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句中指历史,显然追溯用的不合适,B项就排除了。所以只有选择A。
师:讲的是头头是道,非常好,有理有据。快成小老师了,非常棒。
师:再找一个同学来说第5小题,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师:这么多的人举手!
生:藤野先生是《朝花夕拾》里的人物,那是散文集。而《呐喊》则是小说,所以说是错误的。
师:看来,大家对这些题已全部的弄懂了,老师也放心了。
(放心的下来吗?不能仅听几个学生的回答就定论。应该做到在讲评之前抽查两个组来看看情况,心中要做到有数。)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阅读题《一棵小桃树》。
师:谁来说说第11小题。说的时候先分析,后说答案。
生:这道题的关键词是“可怜”,对象是小桃树,所以我先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在第一段和第五段,方法是围绕文眼“前寻后找”,分值是6分,那么就是3点答案。.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师:同学们说怎么样?
生:非常好。
师:他把老师教给的方法活学活用了,分析的非常到位,又有理有据,老师为你感到骄傲。他为我们大家开了个好头,看下边的三个试题是否能和刚才分析的一样有理有据。
师:第12小题,谁来?
生:赏析的题,先看有没有修辞。读过题之后,发现是运用比喻的手法。那么,句式应该是修辞方法加作用。作用就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的什么样的特点。”所以说答案是?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的幼稚天真。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出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师:分析的非常全面。不过这个答案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在考试时,我们的语言得靠自己来总结,重在分析思路。
生:我的题已对过答案了。
师:这个同学已掌握了赏析句子的方法,大家还知道有哪些方法吗?
生:看句子中是否有描写手法。
生:还可以赏析关键的作用。
师:有方法了,还得会使用。大家一定要遵循“词在句中,句在段中,段在文中”的原则,多联系,多思考,多总结。
生:我来说第13小题吧。这道题是4分,我就从两点来回答,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理由是找到奶奶与小桃树之间的联系。
师:的确是这样。我们重在分析,找到内在的联系后,做题就容易多了。最后一步才是规划表达。
师:最后一道小题,一定要把握机会。提醒大家这类试题,往往要扣住关键词,再与中心相联系。
生: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师:说说你这一答案是从哪儿来的呀?
生:因为小桃树的生长条件并不是太好,但它经历住了磨难。我就是从它身上获得的感悟。
师:有理。这一类的试题,往往难度不是太大,只要能给合文意,再联系中心,就能答出来。
师 :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同学们现在已经掌握了做题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做题思路。那么我们下一阶段的关键就是要规范语言了。
(这道题讲的速度稍显急了点,题是假期中做的,许多学生已将原文给忘记了,在讲解之前应该让学生先把文章给读一读,再熟悉一下。)
结束语
同学们,有一种记忆叫感动,有一种成功叫付出,有一种辉煌叫震撼!在中考的路上,我们大家共同挥动翅膀,带着梦想,鼓起勇气,往前闯!祝大家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教学反思:
总体上感觉还不错,老师们的反映也是这样。比较满意的是:能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来复习,自己说自己的收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贯穿课堂的始终,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教师掌握整体的基础上,小组长来过关检查,实行人人过关,带动整体的发展,使好生吃好,中生吃饱,差生跟上;教师的激情较高,以自己的激情来点燃学生的激情,时时处处鼓励着学生,激励着学生。从课前的交流,到学生的讨论,回答问题时的评价,总结时的中考寄语,无一不是给学生一种信念,给学生一种激励。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回答问题的是部分学生,怎样才能让参与的面更大一些;做的题不能一一的改正;书写的没有一一的看等细节问题,这都需要进一步的反思,进一步的落实。但愿我的课能给学生带来一点知识上的收获,能力上的提高,思想上的进步,能为他们的进步提供一点帮助。
 
 
                                                                讲评课教学实录
                                                                             李银霞
教学目标:
文言诗文的巩固和默写         
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
培养认真的态度、良好的钻研和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目标23
难点:如何阅读现代文、根据原文组织现代文的阅读答案。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和笔,听老师提示默写名句,请四个同学来讲台板演。第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下两句;第二句:晏殊的浣溪沙中的小园香径独徘徊的前两句;第三句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第四句岳阳楼记中皓月千里的下两句。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写的怎么样。
 师:下面结合黑板上我纠正过的自我纠正,并将错误的再背三遍。
师:我们一起把这四句诗背一遍。
学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讲解记叙文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请同学们先把文段默读一遍,并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生默读文段,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谁起来把你概括的内容和大家共享一下?
1:本文主要写我和小桃树一起成长的故事。
2:写小桃树的经历和我的感悟。
师:两个同学概括的各有千秋,我们把他们的组合起来是不是跟完整呀?
生:是。
师:现在把他们俩个说的整合到一起。
师生共同整合:本文主要写我和小桃树一起成长的故事及我的感悟。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概括的写到卷纸上。
生动手写答案。
师:下面我们大家再次细读文段,并读练习题,确定每道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生自我分析问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说说刚才你的分析,不会的进行讨论。
生小组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们坐回自己的位置。各小组说一下能确定的类型及思路。
代表一:第二题我们可以确定。它是赏析题,思路是修辞手法加作用加情感。
师:那谁能具体说一下这道题的答案呢?
师:武利波你来说一下你对这道题的理解吧。
武:我从词语的作用来分析。
师:你知道思路却不会组织语言,课堂上一定要集中思想。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师:按照修辞的角度来分析更简单一点,首先我们确定这句话是用了什么修辞?
生:比喻。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呢?
生:把人生比作一本书,把我的经历比作第一行文字。
师:那作者这样说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读不懂又是什么意思呢?
2: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他读不懂人生。
师:读不懂人生说明什么?
生:说明人生和复杂。
师:大家理解得很准确。你们现在能理解作者说这句话的意思了吧。
生:能。
3:这句话说的是社会太复杂,我读不懂。
师:大家说他说的完整吗?
生:不完整,少了感情。
师:大家的理解能真的很棒,那作者借助这句话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呢?
4:说明坐着那个时候很幼稚。
师:他说的真准确。好了,现在同学们把刚才大家说的整理一下,就是这道题的答案。
生整理答案。
师:每个同学再把刚才我们分析这道题的思路理一下,同桌互相再复述一遍。
生理思路,复述。
师:那大家有没有不理解的题呢?
生七嘴八舌说:第一题,第三题。
师:既然大家的问题是一样的,那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题连读三遍,确定这道题中的重点词语。
生读题三遍。确定重点词“哪几方面”、“结合全文分析”
 师:哪几方面是不是需要从文中归纳呀?那这是哪种类型呢?
生:是归纳题。
师:对,归纳题,那怎么归纳呢?现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着归纳。
先从文中找出直接写小桃树的段落,再找出具体描写小桃树的句子,从句子中圈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小桃树可怜的词语,不太准确的自己再归纳。
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思路在文中寻找
师:找出来了吗?哪些段落或句子不能确定,小组间进行交流。
生小组交流,讨论。
师生共同明确:段落有一、三、四、五、六。
重点句子有“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委琐,“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大家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儿!”“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奶奶。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重点词有哆嗦、委屈、委琐、嫌它、不好看、从未恋他。
师:大家找的很全面,那现在你能确定小桃树可怜在哪些方面了吧?
5:可怜在它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
6:可怜在它长的单薄。
7:还可怜在它被人看不起。
┅┅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正确,下面请大家再把我刚才理思路的顺序回顾一下,同桌之间互相复述一下,加深印象。
生互相复述。
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三题,这道题考察的是人物在行文中的作用。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种类型题我们以前见到过吗?
生思考,一生回答:以前见过问情节在文中的作用,问人的没见过。
师:你是个记忆里超群的学生!我们以前确实见过这种类型,其实不管问人还是问情节,或者是问一句话在行文中的作用,思路都是一样的。谁来说一下一句话的作用?
9:主要考虑的是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然后根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在判断其作用。
师:回答的非常正确。这道题也是这样的思路。
生:老师,但是这道题我们不会分析。
师:问得好,下面就跟着老师来分析,首先,我们要学会发问,奶奶和文中主题有什么关系?
生:奶奶对我的成长有影响。
师:那奶奶和小桃树有关系吗?
生:有,奶奶买来桃子才有我种桃树,
师:奶奶对桃树的成长有影响吗?
生:有,
师:那现在知道奶奶在文中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了吧。
10: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表达我的感激和怀念。
师:现在大家把这几道题在系统的总结一下,总结他们的分析思路和答题技巧。
生自我总结。
师:今天的课堂,我们用大量时间分析了三种类型题,内容不多,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以后不再在这三种类型题上花时间。
教学反思:
讲评课的主要功能是矫正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升各种能力。它相对于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型来说,程序多,工作量大。那么,但一两节课的时间,如何能讲得完,讲得透?而且我今天的可让效率不高。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我的困惑。对于初三来说,既想大容量又想扎实有效,我感觉很难实现。
 
 建议:整理的很细致认真,如果再加上对各环节的反思可能效果会更好。

上一篇:同课异构《我的第一本书》(唐新亮)(胡艳芳)
下一篇:同课异构《东南亚》(上)(卫建党)(赵红茵)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