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 > 聚焦课堂 > 正文

[同课异构]《二力平衡》课堂实录(段林艳)

发布时间:2013-01-03 10:56:49   来源:

 

《二力平衡》课堂实录
       济源市实验中学   段林艳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个平衡力时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学生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激情导入:
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发现有以下几个题出错较多,先看第一个。
问题再现:
下列运动的物体,受力平衡的是(   
A.自由下落的苹果        
B.加速上升的火箭
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  
D.减速行驶的列车
生:读题。
师:其实同学们之所以此题出错多,关键是对本节的第一个知识点“力的平衡”不十分理解造成的(师板书:一、力的平衡)
师: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指名让学生回答。)
生: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师:生活中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又是否不受力呢?
全体学生:不是。
师: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生:教室里的吊灯保持静止。
生:课桌上的书保持静止。
生: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大屏幕显示:
1、静止放在桌面上的课本。
2、悬挂着的电灯。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
师:请分析以上三个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完以后互相说给同桌听,看是否正确。
生:书受到重力和课桌对书的支持力的作用。(学生分析完以后,屏幕显示书的受力示意图)
生:电灯受到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的作用。(学生分析完以后,屏幕显示电灯的受力示意图)
生:汽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学生分析完以后,屏幕显示汽车的受力示意图)
师: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二、自主学习,找出疑难
对照提纲,完成预习
(一)力的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
3、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的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自学检测1、下列运动的物体,受力平衡的是(   
A.自由下落的苹果        
B.加速上升的火箭
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  
D.减速行驶的列车
师:请大家说出你的答案及理由。
生:选C,理由是此题让选受力平衡的物体,受力平衡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指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大屏幕显示:问题再现2:
自学检测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F1和F2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F1和F2(  
A.可能是平衡力     
B.一定是平衡力 
C.可能是相互作用力
 D.一定不是平衡力
师:其实同学们之所以此题出错多,关键是对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不理解造成的,。(师板书: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师: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呢?即: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什么关系?
生猜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逐一探究。
(2)二力平衡的条件
演示实验1
        用手按住小车不动,两边加不同的钩码,放手后可看到:                                                                                  
       用手按住小车不动,两边加相等的钩码,放手后可看到:                                                                         
结论:                                                                                        
师叫一名学生上讲台来帮忙演示,其他学生认真观察现象。
生:现象是小车向钩码多的一方做加速运动。小车静止不动。
结论是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大小相等时才可能继续保持平衡状态。
演示实验2
      用手旋转小车至某一角度静止,在两边挂上相等的钩码,使二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以看到:                                                    
结论:                                                                                 
师叫一名学生上讲台来帮忙演示,其他学生认真观察现象。
生:现象是小车转动,结论是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才可能平衡。
演示实验3
用手按住木块不动,把二条细绳系在木块的同一侧,两绳挂上相等的钩码,放手后可以看到:                                                                        
结论:                                                                                
师叫一名学生上讲台来帮忙演示,其他学生认真观察现象。
生:现象是木块向受力方向运动。
结论是物体受到的二个力,必须方向相反才可能保持平衡状态
演示实验4
     用两个相同的木块分别系住一根细绳,用手按住,挂上相等的钩码,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以看到:                                     
结论:                                                                              
师叫一名学生上讲台来帮忙演示,其他学生认真观察现象。
生:现象是两木块分别向各自受力的方向运动。
结论是二力平衡说的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师:总结以上4个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生: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师板书: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自学检测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F1和F2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F1和F2(  
A.可能是平衡力     
B.一定是平衡力 
C.可能是相互作用力
 D.一定不是平衡力,
生:选D,理由是题干中说明两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即大小、方向、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违背了二力平衡条件中的方向相反这一条件。
大屏幕显示:问题再现3:
自学检测4、一男孩沿水平方向拉一头牛,但没有拉动,这时拉力       牛受到的阻力。
自学检测5、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自学检测6、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关于运动员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向下的力略大于向上的力   B.受到向上的力略大于向下的力
C.受到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   D.无法确定
师:其实同学们之所以此题出错多,关键是对本节的第三个知识点“二力平衡的应用”不理解造成的,。(师板书: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大屏幕显示:
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1、静止悬挂的电灯G=20N,电线的拉力 F=?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G=200N,,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N=?
3、匀速运动的拖车,F牵=1.5×105N, f阻=?
生:F=20N,理由是电灯是静止的,是平衡状态,所受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应相等。
生:N=200N,理由是茶杯是静止的,是平衡状态,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应相等。
生:f阻=1.5×105N,理由是拖车是匀速运动的,是平衡状态,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应相等。
师:通过以上三个题总结如何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生:读题时注意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关键词,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大屏幕再次显示:问题再现3:
自学检6、一男孩沿水平方向拉一头牛,但没有拉动,这时拉力       牛受到的阻力。
自学检测7、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自学检测8、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关于运动员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向下的力略大于向上的力   B.受到向上的力略大于向下的力
C.受到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   D.无法确定
生:填等于,理由是没有拉动,牛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所受到的阻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生:填等于,理由是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是平衡状态,所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生:选C,理由是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是平衡状态,所受到的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三、精彩点拨,重难突破
学生做导学案上的“知识拓展”部分。(1分钟,独立完成)
师:哪位同学来展示?
生:D,理由是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物体不受力,由牛顿第一定律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拓展提高,能力提升
师:教师点名学生回答。
生:D,理由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台灯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师:那作用在桌面和台灯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哪两个力?
生:台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师: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小组讨论)
生: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五、课堂小结
六、教后反思:
本节课首先通过三个具体的例子,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回答的方法由学生分析总结出平衡状态和二力平衡的结论,然后通过四个课堂演示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这是本节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知:二力平衡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关于这一点大多数学生是容易接受的。为了完整地认识二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应为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学生最不容易理解的是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状况。在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时,如果通过力的示意图,帮助学生去分析受力情况,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但在练习题的安排上,备课时还要做到由简到难,层层递进。
 

上一篇:[同课异构]Unit4 what would you do? (郑艳霞)
下一篇:[同课异构]《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李莉)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