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 > 聚焦课堂 > 正文

[同课异构]《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李莉)

发布时间:2013-01-03 10:58:14   来源:

 

《轴对称图形》课堂实录
实验中学   李莉
一.激趣引入                                  
师:京剧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国的国粹。今天,高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小段京剧,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播放京剧片段,从中提取出脸谱图案)
师:这段京剧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这个人物咱们济源的同学们肯定知道,他就是“负荆请罪”成语中的赵国大将军“廉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脸谱图案,看看他有什么特点?   
生:两边是一样的。
师:具体说说。
生:比如脸谱左边有这个条形的图案,右边也有。          
师:观察很仔细,谁再来说说?
生:这个脸谱图案是对称的。
师:刚刚他说到了一个词:对称,你说说它是怎么对称的?
生:这个脸谱图案沿着鼻子那分一侧和另一侧是对称的。
师:这个脸谱图案的确是对称的,高老师这还有几个具有对称特点的图形,我们一块来看看。
 (课件播放欣赏片段:蝴蝶、剪纸、雪花)
师:像这些图形在数学上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轴对称图形有关的数学知识。
(师板书:轴对称图形 说明“称”的读音。)
二.读讲探究
1. 读书学习
(先出示课件上读书资料)
师: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老师为每个人准备了一份这样学习资料,(针对屏幕上的学习资料说)在阅读学习资料前,先听清楚读书要求:
认 真 仔 细 的 阅 读 学 习 资 料,边 读 边 思 考,看 看 通 过 读 书 你 能 学 到 哪 些 知 识 ?
在读书的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关键的内容画下来,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资料上关于动手操作的这一部分,能看明白的可以不剪,没看明白的,为了帮助理解你也可以动手剪一剪,但在用剪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学生读书学习。)
2.讲解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我想一定有不小的收获,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谈谈读书学习的收获,在其他人发言的时候要仔细听,你对于他说的内容有问题要问或者有什么补充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谁先来说说你了解?
生:通过读书我看到了一些轴对称图形。
师:在书上哪?给大家具体说说。
生:书页最上面的蝴蝶、蜻蜓、天平这三个图形它们轴对称图形。
师:举个例子说说。
生:比如说蝴蝶,它两边都是一样的,如果沿着身体正中见那看两边一模一样。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法呢?谁还想说说?
生:如果沿着正中间对折,两边可以完全重合。
(师课件演示对折,完全重合再打开的过程。)
师:其他两个图形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生:对,也具有这一特点。
师:读书后 还有其他收获吗?
生:我知道怎样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把一张纸对折,在一侧画出图形,剪下来打开后,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生口述,师按生的方法出示课件。)
师:在一侧画?另一侧不画。
生:对,画一侧就可以,剪出来以后两侧一样。
师:都是这样想的?
生:关于画在哪,我有补充:画在折的那一侧,要不然剪出的图形是两个半块的图形。(拿起纸说说)
师:这个提醒很重要,这个轴对称图形必须是一个图形。
生:然后沿着画好的剪下来,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不对,得打开后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说的很好!看来同学们看书很认真,那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 我没剪书上的松树,剪的其他图形这样行不行?
生:行,按这种方法剪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总结的非常好,有这样想法或行动的学生,不仅读书时认真思考,掌握了方法,而且能灵活应用,学活了知识。你们非常棒!
师:还有什么读书的收获要和大家分享吗?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
师:你从哪知道的?   
生:从书上最下面的这段话知道的。
师:(课件出示概念部分)请你读一读。
生1: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刚刚读书时我看到你不仅和其他同学一样把这段话画下来了,还在这段话上圈圈画画,是不明白吗?说说你的想法。
(将该生的资料投影展示)
生1:我觉的这个“完全重合”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图形对折后两侧不能完全重合,那它就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所以我用线把他圈出来提醒自己。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什么是“完全重合”?
生:(学生拿纸边操作边说)对折后图形的里面边上都重叠在一块,没有露出来的地方。如果有没重合的地方,那就不是完全重合。
师:看来这个“完全重合” 的确很重要,那我把它写下来。
(师板书:完全重合)
师:这段话中,你还把哪些内容词画了出来?
生1:还有“对折”也很重要。
师:我打断你一下,哪为同学也同意把对折用重要记号圈出来?
(生举手示意)
师:我们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看和你的是不是不谋而合。
生:刚刚我们说只有两侧完全重合,才是轴对称图形。那只有对折才知道两侧是不是完全重合呀。
师:你的意思是要对折才知道两侧图形是不是完全重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都同意)
师:我不对折,我沿中间剪开,再重叠在一起看是不是完全重合不也行吗?
生:不行,不能剪。剪了再打开就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了。
师:你们觉得他分析的有道理吗?
生:很有道理。
师:的确很有道理,那我把对折写下来。
(师板书:对折)
师:我这有一个图形?他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出示剪好的一个蝴蝶剪纸)
生:它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把它对折,两侧图形能完全重合,所以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边说边操作)
师:这段话中还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生: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那同学们用通过读书理解学到的知识来看看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在哪?
生(出示刚刚的剪纸,学生指出来再说说)在折痕的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师:找的非常准确,我们把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将图形固定在黑板上,画出对称轴)画对称轴一般用虚线,因为直线是没有长短的,我们在画对称轴的时候为了更清楚可以适当延长超出图形。
(师板书:对称轴)
师:老师这有个闹钟,你看看图形的对称轴像这个闹钟的什么地方?
生:像这个轴(边说边指出来)
师:看来数学的命名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是这条轴使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所以叫它对称轴。
师小结:我注意到最前排的这几位同学的也像刚刚拿书到前面的那位同学一样圈圈画画,真正作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刚才的读书和交流,我感到同学们不但学会了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还从中学会了一些读书学习的好方法,          
在以后的读书学习中也要用这样的好方法帮助自己有更大的收获。
三. 分层精练
1.师:通过刚才的读书学习我们知道脸谱图案、剪纸是轴对称图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轴对称图形,接下来就进入我们的生活点击。
(出示“生活点击”)
生:前两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三个不是。
师:第三个不是,说说想法。
生:照相机的右边有个按钮,而左边没有,这样对折后两侧不能完全重合。
2.师:挺好!你都把轴对称定义理解的这么清楚了!我这还有几个咱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我们一块儿来看看。
(出示“小试身手”)
师:判断清楚后,在答题卡上有这道题,画出对称轴吧。
(生在答题卡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生1拿题卡投影展示)同学和他画的哪不一样来说说。
生:我没有画平行四边形,因为它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就没有对称轴。
生:(拿一个平行四边形动手边折边说)你看,这样折不能完全重合,这样着也不能完全重合。
师:那你们是怎么找的对称轴?
生:看图形中的小格,从中间看左边几个,右边也有几个,那条线就是对称轴(指一个图形说)
3.师:同学们真棒!最后一个练习同学们可以可以自由的选一选,做一做,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选几个。
(出示“能力拓展”)
师:(生1拿题卡投影展示)谁也选到了这两个图形,和他画的一样吗?不一样说说。
师:其他几个图形呢?(生2拿题卡投影展示)画的不一样说说。
师课件出示该题的答案学生自判互判。
五.图片欣赏
师:除了我们刚刚接触的一部分汉字、字母和这些图形是轴对称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事物体现着对称特点,老师专门搜集了一些与对称有关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课件自动播放图片,有音乐)
师结束语:从同学的眼睛里高老师能感觉到你们对这些图片的喜欢,对数学的喜欢,还有那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像今天这样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读书学习的有心人,做一个观察感受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你不但能收获到知识,还能收获许多快乐!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
 

上一篇:[同课异构]《二力平衡》课堂实录(段林艳)
下一篇:[同课异构]《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课堂实录(成高峰)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