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 > 聚焦课堂 > 正文

[录像三个一]《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赵功如

发布时间:2013-04-11 15:11:21   来源: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课堂实录
实验中学 赵功如
一、复习提问:
1       有隐私。
2、隐私是指       
3、隐私权的内容包括                       
4、当公民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                        有关时,不构成侵犯隐私权。
学生依次回答。
二、学生新课学习:
学生齐读课题——《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设问:尊重谁的隐私权?维护谁的隐私权?
学生回答:尊重他人的隐私权,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教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两个问题:尊重他人的隐私权;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一)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媒体出示一组漫画:
漫画一:你打开了孩子的书包。
漫画二:你翻开了孩子的日记。
漫画三:你拉开了孩子的抽屉。
漫画四:你锁住了孩子的心。
设问:看完漫画,你有何感受?
一学生:家长这样做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
另一学生: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
教师延伸设问:将来有一天,你也做了父母,你会这样做吗?
学生:异口同声“不会”。
教师:也就是说,与父母相比,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我们已经具备了父母所不具备的隐私意识。
媒体出示重点内容: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
学生看P51:母女对话。
思考: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一组的办法多。
全班反馈:
方法一:与父母沟通,赢得父母的信任。
方法二:努力学习,让父母放心。
方法三:父母要树立隐私意识,尊重孩子的隐私。
师:我们渴望父母具有隐私意识,我们自己有没有隐私意识?
媒体出示具有隐私意识的种种表现:
“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不打听别人私事”“不传播别人的秘密”……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师:在我们身体,总会发生一些令人气愤的事情。
学生看P52:荣荣和肖肖的故事。
设问:请你从不同角度评价肖肖的行为。
学生进行评价:
“肖肖的行为是对荣荣的不尊重”“肖肖的行为侵犯了荣荣的隐私权”“肖肖的行为是不诚信的表现”“肖肖的行为是对荣荣的不负责任”……
师:尊重他人隐私,要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
师生回顾第一个问题:
尊重他人隐私,要做到:(1)树立隐私意识。(2)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
练习:P52:请你判断下列行为哪些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哪些不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
学生判断。
(二)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媒体出示案例一: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设问:1、网站的行为合法吗?
2、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1、网站的行为是非法的,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2、上网时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师延伸: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哪些方面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自动取款机上取钱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密码”“不要轻易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告诉别人”……
师: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就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学生辨析:“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就是要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不是自我封闭,是要与值得信赖的人交流。
案例二:P53小松和小旺。
学生阅读案例故事,思考:
1、小旺的行为侵权吗?
2、假如你是小松,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
1、小旺的行为构成侵权,侵犯了小松的隐私权。
2、“如果我是小松,我会和小旺沟通,让小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会告诉老师和家长,让他们帮助我解决”、“我会向法院起诉”。
师:小松可不可以置之不理?
生:不可以,我们要有维权意识。
案例三:女青年李某到医院做手术,手术台上发现自己的周围有许多实习医生在观摩手术过程。李某非常愤怒。
问题:1、医院的行为侵权吗?
2、假如你是李某,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1、医院的行为构成侵权,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2、“与医院协商解决”、“向医院的上级主管部分反映”、“向人民法院起诉”。
师强调: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犯时,要依法维权。维权的途径有多种:与侵权人协商解决;向有关部门反映;向人民法院起诉等。
案例练习:
1、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是否构成侵权?
2、教室里可不可以安装监视器?商场、银行可不可以安装监视器?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1、警方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因为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
2、一学生:教室里安装监视器构成侵权。因为这样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会造成学生精神紧张。
另一学生:不构成侵权,安装监视器是学校管理的需要,而且教室是公共场所。
师:两个同学的说法都有道理,到底可不可以安装,安装了到底侵不侵权?咱们分组讨论,最好形成一个结论。
学生分组讨论。
达成共识:安装监控器不构成侵权,但是对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谨慎安装。
学生理解记忆本节内容。
学生练习:《基础训练》P34——35选择题。
教师出示答案,学生检测学习效果。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课后反思
实验中学 赵功如
4月8日在八年级11班上了一节录像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上完课后,认真观看了录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反思。
从教态来看,整体形象和蔼可亲,平和宁静,但是存在有多余动作,主要表现为手势过多、过于频繁,有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学习思路。这一点,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必须着力加以改进,努力营造自己的最佳课堂形象。
从课堂教学语言来看,精炼、流畅,准确。但是声音比较低,过于温和而缺乏穿透力,使得注意力不甚集中的学生很容易分神。在以后课堂教学中,试着使用小喇叭,克服自身原因带来的不足。
从课堂教学环节来看,复习——新课——练习,环环相扣,既有效巩固了已有的知识,又有效学到了新的知识,并且通过练习环节,强化了学习效果,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从教学方法来看,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了案例分析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能够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能够积极思维,在不同声音中寻找到正确的方向。
从学习方法来看,采取个体自主分析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既激活了学生个体的思维,又达到了同伴互助、拓宽思路的目的。
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小组合作之前要提出明确的分工和纪律要求:1、实行组长负责制。2、确定中心发言人的次序。3、根据小组组员的参与情况,由组长为组员打分。
4、根据小组讨论成果,规定必要的奖惩措施——加分或扣分。
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必须谨慎选择主题和时机。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讨论,什么样的问题不需要讨论,什么时候需要讨论,什么时候不需要讨论,都需要我们精心备课。对于有争议的问题需要适时讨论,对于学生有片面性看法的问题需要适时讨论,对于有一定难度,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适时讨论。只有认真思考,合理布局,把握准重难点,才能真正达到合作的目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克服课堂教学组织的随意性,不能为合作而合作,不能为热闹而热闹。
反观整节课,很好的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脑海里却回旋着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借用到课堂教学自我评价上,感觉自己的课堂过于注重课标要求,而忽视了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够密切。比如,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应该多联系学生身边的实例:身份证能不能随意告诉他人?刷卡买药的时候能不能让别人看见你的密码?可不可以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不太熟识的人?上网过后你清除网络痕迹了吗?你发送的电子邮件加密了吗?你在网上进行注册的时候认真阅读过注册协议吗?……
很多很多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可以借用,我们的课堂教学真的不能太唯文本,课堂教学应该促成学生思维的流动,应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走出文本的框框,思品课堂真的能够很精彩。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学再设计
实验中学 赵功如
课标要求:能够自觉尊重别人的隐私;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重点:尊重他人的隐私
难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教学设计:
复习提问:
新课学习:
由课题导入: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其中,尊重谁的隐私权?又维护谁的隐私权?
学生回答:
师:我们今天学习两个内容:尊重他人的隐私权;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一、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
学生看教材P51情境故事:母女对话
思考:1、父母能擅自翻阅儿女的日记吗?
2、如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学生回答问题一:
分组讨论问题二:
汇报讨论结果:从子女的角度谈:要多与父母沟通,赢得父母信任;努力学习,让父母放心;向父母讲解隐私权的相关内容等。从父母的角度谈:要树立隐私意识,尊重孩子的隐私。
延伸设问:我们希望父母具备隐私意识,我们自己有没有隐私意识?表现在哪里?
学生畅所欲言:
师生归纳:树立隐私意识,要做到: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不打听别人私事,不传播别人秘密等。
学生看教材P52情境故事:荣荣和肖肖
思考:1、肖肖的行为构成侵权吗?
2、假如你是肖肖,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做一个负责人、守信用的人,增强自己的责任和信誉意识。
对第一个内容进行小结:
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要做到:树立隐私意识;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
巩固练习:
P52活动:请你判断下列哪些行为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哪些行为是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
学生做判断,巩固第一个问题。
二、依法维护隐私权
媒体出示案例一: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设问:1、网站的行为合法吗?
2、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1、网站的行为是非法的,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2、上网时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师延伸1、你有哪些网络自我保护的高招?请你介绍给同学听。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网络自我保护经验。
师延伸2、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不需要自我保护?你又有哪些自我保护的高招?
全班分享:
师:无论网络生活,还是现实生活,我们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就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媒体出示观点:“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就是要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案例二:P53小松和小旺。
学生阅读案例故事,思考:
1、小旺的行为侵权吗?
2、假如你是小松,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
师延伸设问:小松可不可以置之不理?
学生回答:
案例三:女青年李某到医院做手术,手术台上发现自己的周围有许多实习医生在观摩手术过程。李某非常愤怒。
问题:1、医院的行为侵权吗?
2、假如你是李某,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
师延伸设问:李某可不可以选择忍气吞声?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强调: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犯时,要依法维权。
师生小结第二个问题: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要做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当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犯时,要依法维权。
案例练习:
1、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是否构成侵权?
2、教室里可不可以安装监视器?商场、银行可不可以安装监视器?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达成共识:安装监控器不构成侵权,但是对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谨慎安装。
学生理解记忆本节内容。
学生练习:《基础训练》P34——35选择题。
教师出示答案,学生检测学习效果。
 
 

上一篇:[课堂实录]Unit 6 Section A 3a-4 教学实录(牛中华)
下一篇:[录像三个一]九年级第六课复习课 苗林静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