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代价与回报》课堂实录
实验中学 姚绍恭
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
播放歌曲《为了谁》并用多媒体展示歌词以及一些新闻图片,歌曲播放完以后提问:知道这首歌是歌颂什么人的吗?(这首歌是歌颂那些可爱的军人的,他们为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
( 反思: 歌曲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下面进行教学做一铺垫。)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 不言代价与回报
(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活动1:“班委改选” 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发学生思考。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1)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
(生答:参加竞选,是为同学们服务)
师:(2)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付出什么?
(生答: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
师:(3)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
(生答:如果选择承担这个责任,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
师:(4)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略)
教师总结: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反思: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衡量和评估,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作出决定。同时指出,这并不是要学生在承担责任前斤斤计较,而是使学生在承担责任时更加理性。)
师1:怎样正确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或:为什么说“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参见:P14上
师:活动2:“对选择的评估” 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师:(1)你能为小柯设想其他选择吗?
(生答:既当班干部,又不耽误学习;做事公平公正。)
师:(2)帮小柯对他面临的几项选择进行评析。
①竞选成功,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生答:公平公正,同学们拥护,支持,如不公平公正,就做不好,失去威信。)
师:②不参加竞选,可能付出什么代价?
(生答:失去锻炼机会,尽管学习成绩提高了,可生活缺少光彩。)
师:③当上班干,可能得到什么回报?
(生答:勇于承担责任,虽然失去部分朋友,但却赢利了全班同学的信任。)
师:(总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反思:对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调控好课堂的节奏。)
2、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担当应负的责任
师:问题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所承担和责任?P14下、P15中
活动3:“我的决定”
(1)师: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师: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反思:在本单元结束后,教师对这项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查,对按计划履行自己责任的学生予以表扬。 )
(二)我承担 我无悔
师:1、主动承担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活动4:“小青的烦恼” 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
师:(1)你认为,小青这样做值得吗?
(生答:小青这样做值得。值得。因为小青一方面承担了责任,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获得了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另一方面,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怠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他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师:(2)如果是你,该如何选择?
(生答:在平常的生活、学习或工作中,有些该做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会把它当作是自己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如果是自己遇到小青这样的事情,自己会承担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力争把事情做得出色。)
(反思:对承担责任的深化。对于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自愿承担的,也应该对此负责。这是学生认识的难点。)
师:由此看来: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活动5:“弗兰克的故事” 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全班逐一探讨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师:(1)在你看来,弗兰克应该偿还储户的存款吗?
(生答:应该偿还储户的存款。也可以由其他看法。)
师:(2)如果弗兰克决定不偿还储户的存款,会有什么后果?这样的后果会对哪些人产生影响?产生什么影响?
(生答:会影响弗兰克的个人声誉;使储户遭到经济损失、影响储户的生产生活;使人们不信任银行,如果人人都不愿意把钱存入银行,会因此影响国家和社会的货币流通,等等。)
师:(3)弗兰克为了他的决定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如果他知道负责任的代价,他还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吗?
(生答:用39年的心血来偿还。会。因为弗兰克是个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人。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具有奉献精神,这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做人标准。)
师(总结):在社会上,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
(反思:问题有一定难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回答,同时问题的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学生的责任感有不同的境界,对问题的回答也并不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如果多数学生的答案指向第一种人,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
2、感激崇敬那些不计回报与代价履行社会责任的人们
师:问题3:为什么说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如任长霞、牛玉儒、徐虎、洪战辉、丛飞等等人物。)正是因为有那些不计回报与代价履行社会责任的人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本课总结:(由学生归纳,教师点评)省略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把“基础训练”拿出来,把这一课的选择题做一下,作为我们这节课的作业。
板书设计
不言代价与回报
(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2、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担当应负的责任
3、承担责任的意义
(二)我承担 我无悔
1、主动承担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
2、感激崇敬那些不计回报与代价履行社会责任的人们
3、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课标要求设计教学,既有个人自主探究,也体现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学方法上,创设了富有激情的课堂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道理,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局限于教材知识和资料,而是补充和拓展了许多最新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对去年各类自然灾害中英雄人物的补充级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产生震撼,帮助学生明确了正是因为许许多多的人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奉献,才是我们的社会如此美好,我们应该学习这种品质和精神。这些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有利于达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突破本课的难点,同时也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目标,引导了学生关注身边事、国家事的能力,突破了思想品德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立意的特点。
我觉得这堂课的优点有以下几点:1、设计比较巧妙,通过一个事例贯穿全课,并且事例贴近学生实际,有较好的导向性;2、视频资料感人且恰当,分析仔细到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弦;3、导课自然,简单的造句,学生乐于参与;4、课堂气愤活跃,学生的参与面广;5、理论性强,重点突出,体系完整;6、启发学生、激励学生好;总之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对学生的回答,点评不够到位,只是常常用“很好”来代替;2、细节相对比较粗糙,设问看似严谨,没有将主流思想提出,有提问无结尾,没有升华;3、开始过渡生硬,如“责任”概念的提出,显得突然;4、现场调查应该在结束之后再进行一次,这样能通过前后比较,体现教学结果的实效性。
经过这堂课的教学,无论是我还是学生都有不少收获,当然也需要做一些改进,以便更好地教学,,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