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 > 聚焦课堂 > 正文

[录像三个一]《鱼我所欲也》 师社民

发布时间:2013-05-09 09:54:41   来源:

 

复习《鱼我所欲也》课堂实录
济源实验中学 师社民
一、        激情导入
听歌曲《少年强》,渲染气氛,激发学习激情。
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的希望在少年,那我们这些少年的希望在哪里?在我们脚下,在我们手中,在于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就让我们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就让我们从上好今天这节复习课开始。
反思:听着激昂振奋的旋律,唱着发人深省的歌词,学生怎能不激情澎湃?学习的激情怎能不喷涌而出?磨刀不误砍柴工,花费两分钟唱歌很值得!
二、        明确目标
复习文言文应完成哪些任务,达到哪些目标?(学生七嘴八舌回答)
师生共同明确复习目标。
反思:很多东西不要直接呈现给学生,要让学生多想想,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1背诵课文,默写关键句。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
3、翻译重点句子。
4、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明确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
三、自主复习
请同学们围绕这些目标自主复习。
反思:复习不可操之过急,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复习时间。
四、        教师导学
(一)背诵默写
   四项目标决定我们必须闯过四关,现在开始闯关,请同学们合上书,调动记忆出声背,不熟练处再看书反复背。背会后同桌相互背诵,相互纠正,个人针对问题强化记忆,注意口背时要手写易错难写处。
背会了吧,老师来检验你们能否成功过关。请大家在学案上默写本文的重点句子。
(学生笔答。)
(1)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2)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3)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4)孟子认为,在                的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5)不辨礼义地接受万钟是为了                                    
     默写完,看大屏幕纠错。
反思:古诗文的背诵最忌讳的是只动口不动手,必须让学生动手默写。
(二)积累词语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注释和课后题,根据提纲,自主记忆。
 请大家自己检验自己,解释这些加横线的词语,写在学案上。
 1不为苟得            2有所不                 3如使人之所欲
4贤者能勿        5                      6尔而与之
7乞人不屑            8万钟则不礼义              9于我何加
10妻妾之          11 穷乏者               12为身死
13是亦不可以     14失其本心
(学生笔答。)
反思:注释中的重点词语全部列举在学案上,一一过关,重在落实。
(三)翻译语句
 下面开始攻克最难的一关:翻译课文, 请同学们读全文,读一句,译一句,字字落实。
 现在请几个同学来翻译这几句: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反思:课文逐句口头翻译,重点句子动笔翻译,突破文言文考试难点。
(四)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明确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
现在进入最后一关。
思考以下问题,找同学回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2、试把本文论点概括为一个成语,列举与本文观点相同的诗句并列举其事例。
3、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4、 文中两次提到“心”,“非独贤者有是心”“此之谓失其本心”,“是心”“本心”指什么?
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请大家看学案,理解记忆。
反思:通过几个主要问题,帮助学生较快地把握文章要点。
五、        实战演练
如果前面这四关你顺利通过了,就可以达到中考的要求了,现在就进行实战演练。请大家完成2008年河南省的中考题。
对照大屏幕的答案,算算自己能得多少分?如果这就是中考,你是否能赢在考场?
附:(2008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廪丘:地名养:供养之地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
六、结束语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大家应掌握住文言文的复习步骤和方法,今后我们将陆续复习初中六册书的文言文,希望大家目标明,确掌握方法,复习高效。
反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住文言文复习方法和程序,今后的复习举一反三,提高复习实效。

 

中考文言文有效复习
——复习文言文有感
根据目前河南中考的特点,语文中考课内考查分量最重的显然是文言文了,因此文言文的复习教学必定是复习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了。为了很好地攻克这个重、难点,我们在文言文复习上颇费了一番心思。
今年文言文复习最大的改进是设计复习学案,明确复习目标、重点、难点。由于学案的设计,使学生在自学时有了方向,而且,每课时都把目标及重点又进一步分解,这样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理清复习思路,提高复习效率。在学案上,对重点举例进行了解析,如关于“词的古今义”复习,古今变化情况,一般有三种,即一是古今词义相同,如:人、水;二是古今词义不同,如:牺牲;三是古今词义相近,如痛恨、感激……。复习的重点是“不同和相近”两种情形,这在预习学案中对学生给予明确指出。
在学案上,对复习难点的预习作出了指导。如:词的古今义的复习,其难点是“如何较准确地判断词的古今义有变化,并作出正确的解释”。对此,我在学案中明确了方法:读悟、回忆、判断。读悟即认真读、多读细读原文,在读中悟其语境意义,切忌不读而凭想当然;回忆,即结合已学过的课文,回忆其用法,注意古今的结合,在不能准确把握判断时,可运用于现代文中进行理解,再结合文言文上下文分析把握。这样经过读悟、回忆,一般都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运用学案时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讲析复习重点、难点,总是与练结合起来,“课内训练”“深化训练”也都是这里的练,它围绕目标中的难点而设计,有的通过检查自学发现已不再是难点的题目,便在练中一带而过,有时,根据情况,还会补充些“加深题”。总之,不管是讲的,还是练的,始终围绕“精、简、明”展开。
真正改变文言文复习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时间分配上,以学生为主。学案检查占有15分钟左右,“课内训练”“深化训练”占有25分钟左右,而教师的重难点的点拔仅用10分钟左右,这样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动手动口上,以学生为主。课堂的复习始终突出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多读多说多讲。而且背诵欣赏,讨论分析,板演训练,始终以学生为主。教师重在抛砖引玉,重在点拔,使学生在读、讲、练中对知识得以巩固、提高、升华。
文言文复习中学案的合理运用,既保证了训练的容量与质量,节省了时间,又能保证了中、下等学生吃饱,优等生吃好,为文言文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文言文有效复习
——复习文言文有感
根据目前河南中考的特点,语文中考课内考查分量最重的显然是文言文了,因此文言文的复习教学必定是复习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了。为了很好地攻克这个重、难点,我们在文言文复习上颇费了一番心思。
今年文言文复习最大的改进是设计复习学案,明确复习目标、重点、难点。由于学案的设计,使学生在自学时有了方向,而且,每课时都把目标及重点又进一步分解,这样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理清复习思路,提高复习效率。在学案上,对重点举例进行了解析,如关于“词的古今义”复习,古今变化情况,一般有三种,即一是古今词义相同,如:人、水;二是古今词义不同,如:牺牲;三是古今词义相近,如痛恨、感激……。复习的重点是“不同和相近”两种情形,这在预习学案中对学生给予明确指出。
在学案上,对复习难点的预习作出了指导。如:词的古今义的复习,其难点是“如何较准确地判断词的古今义有变化,并作出正确的解释”。对此,我在学案中明确了方法:读悟、回忆、判断。读悟即认真读、多读细读原文,在读中悟其语境意义,切忌不读而凭想当然;回忆,即结合已学过的课文,回忆其用法,注意古今的结合,在不能准确把握判断时,可运用于现代文中进行理解,再结合文言文上下文分析把握。这样经过读悟、回忆,一般都能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运用学案时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讲析复习重点、难点,总是与练结合起来,“课内训练”“深化训练”也都是这里的练,它围绕目标中的难点而设计,有的通过检查自学发现已不再是难点的题目,便在练中一带而过,有时,根据情况,还会补充些“加深题”。总之,不管是讲的,还是练的,始终围绕“精、简、明”展开。
真正改变文言文复习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时间分配上,以学生为主。学案检查占有15分钟左右,“课内训练”“深化训练”占有25分钟左右,而教师的重难点的点拔仅用10分钟左右,这样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动手动口上,以学生为主。课堂的复习始终突出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多读多说多讲。而且背诵欣赏,讨论分析,板演训练,始终以学生为主。教师重在抛砖引玉,重在点拔,使学生在读、讲、练中对知识得以巩固、提高、升华。
文言文复习中学案的合理运用,既保证了训练的容量与质量,节省了时间,又能保证了中、下等学生吃饱,优等生吃好,为文言文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录像三个一]《小石潭记》 张惠玲
下一篇:[录像三个一]曹刿论战 刘玉玲


济源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