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 > 聚焦课堂 > 正文

[录像三个一]《专题复习:物质的除杂》 张立新

发布时间:2013-05-28 15:37:00   来源:

 

《专题复习:物质的除杂》课堂实录
授课人:张立新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和练习,掌握物质除杂的解法要点,能较熟练解答相关除杂题。
教学重点:除杂的解法要点
教学难点:除杂的试剂选择
教学过程:
师:生活中,喝水时,水和茶叶是如何分离的?
生:茶杯中有滤网可以过滤茶叶
师:过滤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离混合物即除杂的方法(用生活中学生熟知的例子来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朗读学习目标
师:生活中,除杂的方法非常的多,今天主要学习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首先来学习物理方法。请大家看学案,了解过滤和结晶的原理
师:哪些物质适合选用过滤的方法?
生:可溶性的物质和不溶性的物质
屏幕展示例题并讲解
师:如何除去碳酸钙中的氯化钠
生:先加水后过滤
师:注意我们要得到的是纯净的碳酸钙,加水过滤后还要洗涤烘干
师:怎样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
生:先加水然后加热蒸发溶剂(这里让学生通过练习明确过滤方法除去杂质的具体操作)
师:了解结晶原理,总结结晶的方法
生: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剂
师:两种结晶方法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生:温度
生:看课本36、37页,复习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小组讨论:物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生:冷却热饱和溶液和蒸发溶液适用条件是什么?
师: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溶液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受温度影响小的适合蒸发
屏幕再次展示例题
师:如何除去碳酸钙中的氯化钙
生:加水溶解并过滤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化学方法。请大家大声朗读除杂的原则
生:朗读除杂的原则
师:常用的干燥剂有哪些
生: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氧化钙
师:如何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生:浓硫酸
师:还能用哪些物质?
师: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
师:如何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生: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
师:分析,考虑到二则溶液的溶解性,检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溶液,而吸收二氧化碳则选用氢氧化溶液
师: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生: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师:怎样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生:灼热的氧化铜
师:怎样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师:分析,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选一种只和氧气反应的物质
生:红磷或铜
师:下面请同学把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写到相应的试题旁边
分组讨论,师生互动
师:选用哪种试剂来除去硫酸锌中的硫酸铜
生:锌粉
师:如何分离铜中混合的铁
生:硫酸铜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磁铁吸引
师:哪一种方法更便于观察
生:稀硫酸或稀盐酸
师:怎么除去铜中的氧化铁
生:稀盐酸或稀硫酸
师:能否用一氧化碳?
生:不知道
师:写出化学方程式
师:反应后生成铁,引入新的杂质(重温除杂原则,加深学生印象)
师:除去铁中的氧化铁
生:一氧化碳
师:能否用稀盐酸或者稀硫酸来除?(启发学生开拓思路,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生:不能,酸能与铁发生反应,违背了除杂原则
师:大家总结一下,除去金属氧化物有哪两种思路?
师:一是与酸反应,二是与还原剂反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写出学案中除杂时涉及到的相关化学方程式是今天的作业,下午预备的时候交了。下课
班长:起立。
生:老师再见。
课后反思:本节是一个专题复习课,意在引导学生熟悉除杂原则,掌握除杂方法,归纳出这类题的思路。
优点: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注重一题多解,拓展学生思维
不足:1、在处理习题时,既要求学生写出试剂,又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时间安排不合理,内容需要调整。
2、化学方程式书写存在问题,影响到学生的问题解答,应加强化学方程式的平时训练。
 

 

《除杂》教学反思
张立新
本节课是有关除去杂质的专题复习课,意在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化学中经常出现的除杂题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对解题方法能够分类掌握和灵活处理。通过授课发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中的一些优缺点。
优点:
1、对除杂题的归类比较全面,对于解题方法准备比较充分
2、课堂中注意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调动
3、再写出方法后能够及时让学生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注重一题多解,开拓学生思维
不足:
1、对于练习的准备比较足,但是量有点大,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准,时间不够用,任务完成的不好
2、在设计除杂方法时,没有兼顾到具体的除杂操作细节,学生只会从方程式方面考虑,但是为什么能除去杂质,如果结合具体的操作学生会理解得更深刻。
3、学案设计中除杂方法写的全面,学生阅读后印象不深刻,学生拿到题后不知道究竟该用哪种方法,授课时如果结合具体例子一题一例子,一题一练习,效果会更好。
4、除杂是一类复杂的题型,必须综合考虑多种情况,学生死板硬套得多,灵活处理的少。
再设计:1、修改学案,减少练习题
2、除杂方法和例题有机结合,一题一练,及时巩固
3、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除杂方法的归纳
4、开拓思路,进行一题多练。

备课人
张立新
课型
复习
时间
311
课题
除杂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练习,掌握物质除杂的解法要点
2、能较熟练解答相关除杂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物质除杂的解法要点
难点: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板书设计
除杂
一、物理方法
1、过滤
2、结晶
二、化学方法
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中,有的茶杯内装有金属网,它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明确了作用是过滤后,引入过滤是除去杂质的一种方法。那么,除去杂质还有哪些方法?除杂的原则是什么?
二、阅读学案、明确目标
学生阅读学案中的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解决疑难
提问: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有哪些?
由此引入除杂物理方法,学生自学除杂的物理方法
1、过滤
教师点拨:氯化钠溶于水,而泥沙不溶于水,所以用过滤的方法。
1CaCO3NaCl________由学生进行分析: CaCO3难溶于水,而 NaCl易溶于水,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将滤纸上的碳酸钙洗涤、干燥即可。
提出问题:采用过滤法除杂适用于哪种情况?归纳总结。
课件展示结晶的方法除杂
化学方法
1、原理:(1)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
2)使用的除杂试剂只能和杂质反应,且反应后的生成物易于分离;
3)反应后要恢复成原物状态;
4)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优先考虑物理方法,后考虑化学方法。
2请选用合适的试剂或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O2(水蒸气)
 2O2CO2
3CO2CO
4N2O2
分析1-5题的特点,气体中混有气体,采用吸收法。
1、除去水蒸气用干燥剂。提问:常用的干燥剂有哪些?归纳:浓硫酸、氧化钙、氢氧化钠固体
2、除去二氧化碳: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对比它们的溶解性得出结论除去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用石灰水。
学生首先完成完成6-11题,然后分组进行讨论交流
6ZnSO4(CuSO4)
7CuFe
8CuFe2O3
9FeFe2O3
10CaOCaCO3
11Na2SO4Na2CO3
师生交流:学生讲述
7、有三种方法,一是物理方法,用磁铁吸引,二是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者稀硫酸,不再冒出气泡,三是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8、用稀盐酸或者稀硫酸,教师提问:能否用一氧化碳?(引入新杂质铁)
9、方法一,用一氧化碳,二用稀盐酸或者稀硫酸
10、高温煅烧
11、能否用稀盐酸?(组织学生讨论,加深不能引人新杂质)
归纳:1、当杂质是金属氧化物时,思路有两个:一是与还原剂反应,还原剂选用气体一氧化碳、氢气而不能选用固体碳,二是和酸反应。
小结。
布置作业。
 
 
 
 
 
 
 
 
 
 
这样改进后,学生对过滤的方法除杂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习起来难度降低了。
 
 
 
 
 
 
 
 
 
 
 
 
 
 
 
 
 
 
 
 
 
 
删去了原来的第三题,有点超范围。
 
 
 
 
 
 
 
 
结合问题复习除杂原则,加深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里改进了方法,让学生先尝试一下,再交流,效果更好。
 
 
 
 
 
 
 
 
 
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插话,进行疑难点拨和学法指导。

 

上一篇:[录像三个一]《金属和金属材料 专题复习》 郝霞云
下一篇:[录像三个一]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杨玉玲


济源软件开发